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上海博物馆东馆迎来首批观众,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承载区建设再添新地标

新资讯网 2024-2-2 21:04 浦东发布 7 0

从人民广场到世纪广场,从人民大道到世纪大道,上海博物馆的辉煌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并助推浦东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承载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22日,历时六年建设、位于世纪大道1952号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正式启用,迎来首批观众。同时,青铜馆试开放、星耀中国展开幕,拉开上博东馆开放三部曲的序幕。


权威解读古蜀文明来龙去脉


呈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


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神秘莫测。许多人都怀揣这样、那样的疑问:创造这一伟大文明的先民是外来的吗?他们来自西方?又或者真的是天外来客?随着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三季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正式开幕,将给上海观众带来权威解读。



在上博东馆的北侧入口处,欢迎首批观众的迎宾员,就是来自三星堆的青铜神人以及多件古蜀文明文物复制品。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携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28家文博考古机构隆重举办,共计363/套文物,汇集了最新考古发现,最新文物修复成果,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阵容。



展览利用东馆的一楼和二楼两个临展厅约2000平方米的空间,分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大主题,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和特点,呈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特性。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展品为最新考古发现,着力呈现古蜀文明与不同族群和文化的交流互动。我在展览中看到了纪录片中看到的三星堆青铜大面具,没想到这么大,真的太震撼了!江宁学校一年级学生陈果尔说道。



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两处遗址有很多相同文化现象和大量相似文物,证明这里就是古蜀王国的中心。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叩开了古蜀历史的大门,逐步揭开古蜀王国的神秘面纱,深刻揭示了古蜀文明是中国古代区系文化中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鲜明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古蜀文明与黄河中上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多层面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充分彰显出其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吐故纳新的文化气度。



我们通过揭秘古蜀文明的面貌和文化内涵特点,让观众认识到它并非外来文明,而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策展人、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研究馆员胡嘉麟介绍,参展文物由上博向全国28家单位借展,足以反映出古蜀文明与周边广大地域广泛联系。无论是器物的形制还是纹饰,在不同区域都有极大的关联性。而古蜀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区系文化地域特征,同时也是不同族群和文化相互交流互动的结果。本次展览既要讲清古蜀文明它的来龙去脉,也要讲清它的文化内涵如何延续下来,融入到中华文明的大家庭中。



作为有史以来涉及借展机构最多的展览之一,前期,28件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被运至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进行修复。在文物修复过程中,还清理出十多件其他小型文物或碎片,其中12件被选为展品一同展出,这也是本次展览的意外之喜。而来自28家文博考古单位的借展文物们分10个批次、5条线路,途经11个省市自治区共25个地级市,跨越16千公里,历经借展、点交、运输、布展、养护等诸多环节,克服困难如期抵沪,堪称万里长征



星耀中国一同开幕的还有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12K数字科技为手段,实现文化+科技+艺术深度融合,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坚实践行,为观众提供视、听、感多角度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全新文化体验,近距离感受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魅力,感悟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


上博青铜馆第六次升级


呈现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陈列


走进深绿色的展厅空间,耳畔响起来自远古的钟磬之声,灯光突显出了青铜器的庄严肃穆,使文物造型轮廓更优美、纹饰更清晰、观赏舒适度更高,同时渲染整个展厅幽远宁静的氛围。比邻星耀中国展,上博东馆中国古代青铜馆进入试开放阶段,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陈列。



上博的中国古代青铜馆最早展出于1973年,为国内外第一个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馆。本次开放的东馆青铜馆为50年以来的第六次陈列改建。本次改陈在陈列结构、展品选择、阐释说明、视觉环境等多个方面,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更新迭代,展现出上博在收藏与研究方面守正创新”“强基固本的专业精神。其中,青铜器制作技术版块增加了多种技术手段内容,辅以多媒体视频、互动游戏、专题展示等,向观众直观阐释更多相关知识点。



最新陈列共有八个板块: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融合期、复古期、青铜器制作技术。整个陈列精选500余件展品,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3600年间,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体系最完备的中国青铜器通史陈列。



东馆青铜馆在原有的体系上增加了两个部分:第一是融合期,秦至五代,展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对青铜器发展的影响;第二是复古期,北宋至清中期,展示了自宋代以来仿造夏商周三代的复古礼器,反映了统治者倡导以儒学为核心的价值观以及对后世和东亚的影响。


板块内部也进行了调整:更新期青铜器原来是将所有器物按照器类陈列,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现细化为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草原文化单元;青铜器制作技术板块分为铜矿石的开采和冶炼、青铜器铸造技术、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及复合金属技术、青铜器表面装饰及处理技术四个单元,时代也配合青铜展陈延伸至明清时代。



原陈列中的绝大部分展品将继续展出,如镇馆之宝大克鼎、牺尊、子仲姜盘等。同时新增近百件展品,包括夏晚期的绿松石牌饰和单翼铃、铸有早期青铜器铭文的甲壶、战国的商鞅方升、新莽的同律度量衡诏衡杆和诏版、北宋的大晟编钟、明代的喷水鱼洗等。



据悉,上海博物馆作为享誉世界的顶级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全球中国古代艺术门类最齐全的博物馆,目前文物门类超过33大类,藏品总数超过102万件(套),珍贵文物近14.5万件(套),拥有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上博东馆立足艺术史高度,拓展展览内涵,将原有艺术专题展做通、做全、做精,以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全景式大格局,打造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更好讲述深厚的中华文脉。


根据上博东馆开放三部曲,今年11月底前将实现全面开放,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馆内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上博东馆珍贵文物的展出比例将从人民广场馆的4%左右提高到10.5%


有餐饮、买文创、很透气


助游客三天看东馆


除了文物可阅读,总建筑面积为113200平方米的上海博物馆东馆,还充分体现出了建筑可阅读的理念。从外观看,东馆整体呈矩形,造型简洁大气,局部外立面用大理石蜿蜒包裹宛如大海波涛起伏,既暗合上海这座城市通江达海的特殊性,也象征着上海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精气神。在上海市文旅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看来:东馆的矩形外观,又像一个蕴藏中华文脉的时光宝盒。



走进馆内,观众的第一感受就是透气:极高耸的挑高,与每个楼层都有落地玻璃、平台或户外区域,让建筑呼吸,也让博物馆内部的展览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最美景观内外无间、融为一体、互相辉映。



在功能布局上,东馆的建筑空间分为陈列展示区、公共服务区和配套功能区,约各占三分之一。每个楼层都规划有观众休憩区以及购物或餐饮区,咖啡、茶饮、中餐、西餐等,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东馆还配套有无障碍设施设备、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大件行李存放等人性化服务。在二楼,还有一个文创商店开门迎客,根据古蜀文明文物开发的开创产品极受观众欢迎。



人民广场馆的总面积约3.9万平方米,能为观众提供餐饮服务、文创产品销售等活动的空间,还不到总面积的1/10,让人感到很局促。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介绍,由于东馆周边的配套服务设施尚未完善,因此比人民广场馆大数倍的东馆在启用筹备阶段,就抓紧完善馆内服务。



李峰还表示,待上博东馆的20个展厅全部开放后,观众如要仔细看完,就需要花三天时间,因此参观博物馆将是一个体力活,为此东馆特别强调体验性与舒适性:这三天中,观众一定也需要休息、喝茶或者买文创。因此,上博也将不断开拓进取,开发更多、更丰富的博物馆文创。


文字:曹之光


摄影:郑峰


编辑:张紫薇


来源: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网隶属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立足甘肃,辐射西北、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中文资讯综合门户网站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新资讯:www.xinzixun.cn (盛世汇新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欢迎您提供原创稿件:sshxqy@163.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