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花呗、借呗升级后,京东也坐不住了

新资讯 2022-2-15 13:08 科技听者 32 0


花呗、借呗、京东白条,都是我们较为熟悉且靠谱的借贷平台,而随着蚂蚁集团的上市叫停全面整改,花呗、借呗都将纳入征信考察范围,全部更名为信用贷。一时间用户们心里都七上八下,怕自己的征信受到影响,而除了花呗、借呗将纳入征信,同属性的京东白条也推出了全新的升级方式。


20142月,京东上线了京东白条服务,为用户提供分期付款的方式。而花呗其实是在20154月上线,但基于支付宝巨大的用户基础,上线半个月开通用户就达到了150万,而花呗映射到网商层面后的订单激增40%,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了这种超前消费的方式,而超前消费带来的后果,则是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月光族,陷入了死循环。



但如此庞大的用户数量和额度,花呗和借呗的资金池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直到蚂蚁集团上市暴雷后才得到解答。200412月,支付宝正式注册成立,随着淘宝等网商的迅速发展也普及到大众之间。从服务电商的支付工具发展成了必不可少的支付平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成为移动生活方式的代表。


在蚂蚁金服的前身小微融金成立后,陆续推出了余额宝、招财宝、花呗、借呗、网商银行等服务。2020年,蚂蚁金服更名蚂蚁科技集团,开始筹备上市。2014 5月,刘强东抢先在马云的阿里集团前带领京东实现了赴美上市;2020年,马云带着蚂蚁集团夺得先机,不仅顺风顺水地走完了上市注册程序,还创造了有史以来融资规模最大的IPO



可就在上市前夕数以万计的员工彻夜欢呼自己的造富梦之时,蚂蚁集团的上市计划因创始人的不当言论被紧急叫停。而晚于蚂蚁集团仅两周递交招股书的京东数科又将弯道超车,重现六年前京东抢先上市的局面,成为科创板金融科技第一股。


蚂蚁集团上市叫停的根本原因是花呗、借呗业务存在着倍数过百的金融杠杆。换言之,如果上市之后出现资金链断流的情况,这种风险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会导致金融市场被超强破坏。要知道,蚂蚁集团的初始资金只有30亿,但是却通过杠杆向银行贷款了3000亿。杠杆倍数超过十倍,一旦花呗、借呗资金池崩塌暴雷,金融市场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手里有30万,你用30万做担保说要创办公司,用两倍杠杆向银行借了60万,现在你已经有了90万,你用这90万再次杠杆,拿到了200万,如此反复。


蚂蚁集团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将30亿的本金放大到3000亿的贷款,杠杆率超过了数十倍,而我们国家的杠杆率要求是4倍。蚂蚁集团的经营模式,其中仅有2%是来自蚂蚁的本金,其余的资金来自各大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崩盘后蚂蚁本身所要承担的风险是很小的,高危风险都会由其他金融机构承担,一旦出现了巨大的金融危机,最后肯定需要国家买单。这才是蚂蚁集团被叫停上市的主要原因。



本来在上市之前,中国信达宣布入股蚂蚁投入资金60亿。但在叫停后信达直接退出了蚂蚁消金的增资,为了缓解眼下上市的压力和解决资金池的风险,花呗、借呗就要采用更加严格的方式来放贷,确保能够减少风险的产生。


而京东数科也吸取了蚂蚁集团的教训,停止了京东白条业务,推行了京东白条卡。白条卡的形式,就是直接将原本的小额贷款的形式变更为正规合法的信用卡,减少了金融风险,也是害怕步入蚂蚁集团的后尘。



但京东数科的上市计划仍然受到了蚂蚁集团的影响。在创建之初的选择上,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就已经背道而驰。蚂蚁集团的成立时标榜自己是金融科技集团,起初是为了服务淘宝的支付手段。但在花呗、借呗的影响下,科技的比重越来越小,本质上蚂蚁集团仍旧是个金融集团。


而京东数科除了类似蚂蚁集团的助贷业务,还开拓了互联网网络通信等一系列打通线上线下的业务。我们能在京东数科看见各种各样的AI智能机器人以及便民平台,这些都是京东数科包含的科技部分。而蚂蚁集团即使将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科技,也不能摆脱他本身金融集团的本质。



从这方面来看未来京东数科的上市之路要比蚂蚁集团好走很多。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超前消费的网贷形式引发的。


蚂蚁集团引领了大众进入了超前消费的时代,最后也需要他们对如今的现状进行收场。即使纳入征信后,也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网贷的问题,只能期盼未来两家的整改能带领用户尽快摆脱超前消费的困境。



花呗、借呗升级后,京东也坐不住了


唯恐步了后尘?京东主动升级,刘强东走了步好棋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