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全域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水平”“做强村级集体经济”要求,2月19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抓党建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讨推进会,重点围绕“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分析形势、交流经验,谋划部署下步工作。 会议指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坚持党建统领、共同富裕、积极稳妥三个原则,确保党组织领导贯穿始终,集体和农民充分受益,工作系统高效、稳扎稳打。试点的同富田园、同富劳务、同富乡舍、共富公司“三社一司”农村集成改革夯“实”了党建引领基础,把“准”了农村问题脉搏,用“活”了系统集成理念,走“深”了敢于革新作风,是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镇域样板的有益探索。 会议强调,要以“创新突破年”为抓手,建立由区级领导任组长,组织、改革、农业农村、党校等部门和涉农镇街共同参与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改革创新工作体系,持续抓好公共资源共享、集体资产融合、共富公司联动、整合平台搭建、监管体系健全等五大关键环节,加快培育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共富乡村”制高点。 会议要求,在第三季度对参加会议的13个主要涉农镇街进行抓党建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全覆盖观摩评议,相关结果作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会议由区委常委、工委组织部部长刘陆莹同志主持,区政府副区级干部、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主任刘记军同志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区委副书记李金国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印发了新区及各涉农镇街抓党建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关制度汇编。13个主要涉农镇街、3家区属国有企业和青岛农商银行西海岸分行作了交流发言和书面交流。 会前,参会人员观摩调研了大场镇“三社一司”农村集成改革的创新探索,见证了全市首家“国有企业+联合总社”镇级共富公司——青岛同心富民公司正式揭牌。 据了解,去年以来,西海岸新区持续深化“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累计整理56392宗土地基础数据,规范问题合同1.7万个,清查闲置低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1.6万亩、非家庭承包地1.2万亩。投资3936万元启动农村道路危桥拆除重建工程,225条道路、35条河道纳入整治提升计划。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运营”的发展思路,全域开展共富公司试点工作,现有区、镇、村三级共富公司50家,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1.1亿元,14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 相关链接:“三社一司”农村集成改革简介 去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在大场镇探索开展“三社一司”农村集成改革,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系统集成为方法,聚焦“人、地、房、钱”四大关键要素,深化“党组织领办市场主体”模式,成立运营了同富田园合作社、同富劳务合作社、同富乡舍合作社和同富公司,支撑实施了“农地托管服务、农民就近就业、农房多元盘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四项集成改革。 一、创办同富田园合作社,以农地托管改革助推大田农业现代化。2022年7月,大场镇同富田园专业合作社成立,整合吸纳全镇93家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等土地托管服务主体。合作社以营楼村为试点,全程托管了3160亩土地:村集体先“预流转”农户土地,通过“归并置换”,将仍想自己耕种的村民地块置换到村庄附近,方便村民就近管理,其余地块全部归并,清理垄沟、生产路、边角地,将原先分属各户的“小田”,合并成一块“大田”,农田面积扩充10%以上,然后再由合作社实行供种、耕作、施肥、收获“四统一”全程托管。这种土地托管方式,村民可获得每亩700斤小麦或时令小麦价格的收入,实现旱涝保收;村集体通过土地整合可增收20多万元;合作社通过政策补贴、规模化作业,带动作物亩均节本增收300元以上;通过推行土地托管服务,在破解耕地撂荒问题的同时,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较大提升了粮食产量和品质,更多实现了农民有保障、集体有收益、合作社有利润、国家粮食有安全。 二、创办同富劳务合作社,以就近就业改革助推农民就业组织化。当前,受村庄搬迁、土地规模化流转等影响,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农民非农忙时节的季节性失业等现象日渐增多,大场镇通过创办同富劳务合作社,将全镇拥有“一技之长”的群众组织起来,目前合作社吸纳了涵盖瓦工、农机手等6类工种的社员256人,向42家企业和工地输送了218名劳动力,用工率85%左右。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可供社员进行政策咨询、饮水充电的同富劳务驿站;设计开发了同富劳务管理平台和微信小程序,企业发布招工信息、合作社科学匹配岗位、社员“接单”上岗,有效解决了就业供需不衔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合作社统一为社员购买1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后顾之忧;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社员持证上岗率达到75%,形成了一支有文化、懂技能的“绿领”新农人队伍。 三、创办同富乡舍合作社,以农房盘活改革助推未来乡村景区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通过创办同富乡舍宅基地合作社,通过“集中改造一批、有偿退出一批、盘活开发一批”等方式,多元模式激活农村宅基地资源,探索宅基地综合利用新模式。例如,合作社以三河埠村为试点,在中心村规划了78处二层庭院式楼房的新型社区,鼓励和引导周边村庄符合宅基地审批或房屋翻建条件的农民,申请在试点集聚区自建庭院式二层楼房,逐步推动农房向中心村集中,同时,将不断丰富周边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四、创办同富公司,以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助推新村发展市场化。去年11月,青岛西海岸农高发展集团和大场镇经济联合总社共同出资,成立了青岛同心富民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该公司是全市首家“国有企业+联合总社”的镇级共富公司。这种合作模式下,大场镇探索了“资金入股、资源开发、资产授权,挣薪金、分股金、拿租金”的“三资创三金”合作盈利模式,村集体既有“保底收益”——镇级联合总社投入的2000万元,按照不低于4%的固定年化收益率,实行保底收益,即每年基本收益在80万元以上;也有“超额分红”——同富公司通过开展工程项目承接、公共服务、项目招引等业务,实现营收和利润,镇级联合总社则按照占股比例领取分红,村集体和村民从中可以分股金、挣薪金、拿租金,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农民增收模式由此发生质变。 同时,大场镇还鼓励各村因村制宜成立村级同富公司,打造示范样板。例如,馨和嘉园社区依托搬迁村庄后的资金优势,成立馨园同富公司,通过异地置业发展“飞地经济”,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200余万元。(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报道) |
潮新闻客户端 王祖强 袁涌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
摄影、文/刘佳 4月21日,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