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1月17日,以“气候金融 美好世界”为主题的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广州南沙开幕。大会设立了1个南沙主会场以及法国巴黎、新加坡、阿联酋迪拜3个海外分会场,将在2天会期内举办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及专题论坛等内容,通过打造多元、国际化的“融智+融资”服务生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领域,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应对气候变化产业发展。 本次大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华社与生态环境部共同主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搭建政商对话平台,呼吁各方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聚合金融支持“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力量,共商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共谋应对气候变化改革创新。 以“气候金融 美好世界”为主题的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广州南沙开幕。 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平台已收集近百项目 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大会正式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平台”。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平台”基于人工智能学习等前沿数字化技术,将气候友好型评价体系与科创投资评价体系相结合,提供政策解答、兑现申请等惠企全链条政策服务平台业务,覆盖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 该平台参与主体包括银行、券商、保险、基金等多种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各成长周期的投融资需求服务,目前已收集95个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企业项目,总投资达727亿元。 聚焦碳市场,这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也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广东碳市场是全国首批7个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之一,到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 当天会上发布了《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十周年》视频。通过视频可知,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以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低碳转型探索创新之路,为“双碳”目标提供市场力量。在过去十年中,广东碳市场坚持了总量控制、适度从紧的政策方针,优化存量、控制增量,有效促进了工业减排。 此外还举行了“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中心”和“气候投融资(南沙)国际交流中心”揭牌仪式,并发布了《广州南沙新区促进气候投融资发展若干措施》。“双中心”的揭牌,体现了南沙作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以包容、开放、合作的胸怀,携手各方谱写气候投融资工作崭新篇章的坚定决心,将全方位展示以南沙为样本的中国气候投融资新实践。 大会现场。 专家谈: 加大力度发展零碳 将有限资金投向零碳转型 以“全球盘点进程中的气候融资困境与零碳转轨前景”为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项灾难性挑战,国际气候融资确实存在诸多机遇,但也有内在政治经济学不可解的悖论。这主要表现在,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人类共同的,是当前的更是未来的,资金用在当下,而收益则在未来,这就表明正好与金融投资所寻求的回报形成不可调和的困境。 围绕《巴黎协定》第14条要求缔约方定期盘点协定的执行情况以评估长期目标进展(即“全球盘点”),潘家化谈到,2023年要进行全球第一次盘点,目标是控制温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按照该目标,相对于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到2030年减少48%,到2035年减少65%,到2040年减到80%,到2050年减少99%。 在相应的资金流方面,潘家华表示,与巴黎协定目标一致,需要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资金支持,来源既包括国际、国内,也包括公共、私营。 “现在全球盘点中,中国零碳转轨贡献应该是最大的,能源转型应扶持新兴的零碳产业,加大力度发展零碳,需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向零碳转型。”潘家华认为,我国应当聚焦零碳转轨,自主动议,重构话语,这意味着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更公平,以及更多的就业岗位。 中国近两年气候融资基金呈指数级增长 将在气候融资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Centre for Governance & Sustainability,简称CGS)所长卢耀群赞赏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突出成就。他指出,在过去两年里,气候融资基金的流动呈指数级增长。其中中国贡献了一半以上,未来中国在发挥应有作用方面还具备更大潜力。 据了解,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进程之中,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并采取一系列行动措施。其中就包括了开展和双碳目标路径所密切契合的气候投融资,以升级并发挥绿色金融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作用。近年来,中国率先出台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投融资方案,更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经验。 卢耀群呼吁,各方应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增效。由于经济快速增长,亚洲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增加。他表示,世界上大部分的森林资源都分布在亚洲,尤其东南亚国家。森林资源对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控制升温幅度来说非常重要。中国在其中也将发挥最关键的作用。 卢耀群还分析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投资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前景,为持续推动东南亚地区绿色投资提供建议。他认为,中国参与和促进东南亚能源转型与经济繁荣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潜力,应联合全球和东南亚当地相关方,共同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不仅是全球瞩目的模范榜样,而且未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增长,将需要中国为全球提供很多的资源产品。”卢耀群称。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
潮新闻客户端 王祖强 袁涌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
摄影、文/刘佳 4月21日,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