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2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3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平稳增长,金融服务继续增强。 专家认为,监管指标数据情况反映了银行业和保险业在支持实体经济、服务民生工程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和显著成效,不仅有助于提升金融行业的稳健性与可持续性,也为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苏省如皋市税务局办税大厅,工作人员辅导参保人通过“江苏税务”App进行缴费操作。(图片由CNSPHOTO提供) 金融服务继续增强 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4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9%;保险公司总资产为29.9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4%。 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也在继续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为70.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1万亿元,同比增长23.3%;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6.3万亿元。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70.9万亿元,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数字。”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特别是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3%,更能感受到银行业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这种增长不仅反映了银行业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重视,也体现了金融机构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稳定市场预期方面的积极作用。小微企业作为经济的“毛细血管”,其健康发展对于稳定就业、促进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一贷款余额的增长无疑是积极的信号。 朱克力认为,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这一数据也值得关注。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政府为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而实施的重要民生工程。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贷款支持,不仅有助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还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银行业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商业银行净息差跌破1.7%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平稳。2023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2万亿元,较上季末基本持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此外,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2023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4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较去年同期收缩2.2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8.93%,较上季末下降0.52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7%,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2023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5.06%,较上季末上升0.29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12%,较上季末上升0.22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4%,较上季末上升0.18个百分点。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从商业银行数据看,资产质量总体稳健,不良率有所改善。近期,房地产政策密集加码,将主要从信贷投放和资产质量两方面对银行基本面形成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重要指标净息差下滑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监管数据显示,2023年四个季度净息差分别为1.74%、1.74%、1.73%和1.69%,已突破《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临界值。 中金公司认为,净息差下行主要是由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贷款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所致。分机构来看,测算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环比变动-4BP(基点)、-5BP、-3BP和+1BP。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为了缓解息差收窄的压力,存款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稳定 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8.2%,均高于100%和50%的达标标准。 其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8.2%、186.7%、285.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6.2%、110.5%、245.6%。 2023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1万亿元,同比增长9.1%;赔款与给付支出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新增保单件数754亿件,同比增长36.1%。 朱克力认为,保险业在风险防控和偿付能力方面表现出色,具备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偿付保险金的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也有助于提升保险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度。监管指标数据情况反映了银行业和保险业在支持实体经济、服务民生工程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和显著成效,不仅有助于提升金融行业的稳健性与可持续性,也为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重点公司来看,2023年,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共计实现保费约2.69万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约5.2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均实现正增长,车险保费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认为,随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逐步落实,金融监管推进防风险、强监管和促发展的具体举措施行,行业在经历阵痛后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此外,多家保险公司高管在新年讲话中也提到高质量发展:中国人寿表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奋发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人保提出,要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卓越战略实施落实金融强国建设;中国太平表示,要奋力谱写中国太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新华保险提出,向学习型和服务保障型组织深度转型,以战略和文化引领公司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平安产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龙泉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绿色发展、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深化推进,新业态、新场景、新需求不断涌现,财险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潮新闻客户端 王祖强 袁涌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
摄影、文/刘佳 4月21日,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