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智链银龄 创享未来”2025年浦东新区第二届银发经济发展大会在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市政府副秘书长、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市民政局局长蒋蕊,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徕,市民政局副局长沈敏出席大会。
大会以一段全面展示浦东养老创新实践的开场视频拉开序幕,生动呈现了“大城养老 浦东样板”的建设成果,彰显了浦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动银发经济蓬勃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在主旨推介环节,区民政局介绍了浦东银发经济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举措。浦东养老事业的蓬勃发展催生出对银发经济的内在需求,医疗、教育、旅游等领域与养老的融合发展,衍生出大量消费新赛道。同时,浦东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生态、注入强劲动能,银发产业也正在与这些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不断裂变升级。浦东还将提供政策支持、搭建各类平台,为银发经济提供保障。 大会回顾了首届银发经济供需大会“陪诊服务”“安全管理”等十大需求热词,并集中展示了三大标杆成果。其中,“智慧陪诊助医”阶段性成果展示了在整合医疗资源、优化陪诊流程方面的实践成果与未来规划,目前已为大量老年群体解决就医难题;“养老机构安全数字化管理”落地成果展示了先进的AI技术实现对养老院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的浦东经验展示了线上线下医疗服务通道的贯通,提升了医养结合服务效能,充分体现了浦东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先行先试与创新突破。 会上发布了2025年银发经济十大消费趋势洞察。据悉,通过调研浦东36个街镇的3600余位老人,深度剖析老龄群体消费力、消费决策路径与消费赛道趋势,“十大洞察”精准勾勒出浦东老龄群体消费需求图谱,精准把握市场脉搏,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 发布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大会现场,区民政局正式发布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围绕养老科技、养老金融、银龄医养、银龄文旅、银龄教育等领域,实现养老服务提质、消费扩容、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养老科技领域,发布了涵盖机器人类、养老器械类、特膳食品类及服务类四大领域17家企业产品的首批适老化产品推荐目录;养老金融方面,区民政局与工商银行等6家银行举行预付费监管合作签约仪式,构建安全监管网络,保障长者群体资金安全;银龄医养板块,7家医疗机构和7家养老机构签约,扩大“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范围,实现医养无缝衔接;银龄文旅环节,推出“浦东新区银发旅游十大特色线路”,同时5家旅行社签订承诺书,助力打造优质旅游生态;银龄教育方面,29门特色课程入选“浦东新区老年大学——银发精品课堂”,8家单位获授牌,丰富老年教育供给。 会上,上海浦惠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机构荣获“浦东新区养老服务十大影响力供应商”称号,树立行业标杆。“浦东新区银发经济产业协同生态圈”也正式启动,下一步将汇聚各方力量,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浦东银发经济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着力建设“大城养老浦东样板” 大会还举办了“浦江银龄”论坛。7位来自科研院所、优秀企业的嘉宾代表分别围绕“银发人群生活质量变化与消费场景新洞察”“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设与思考”等主题作分享。此外,会场外围还设立了展区,集中展陈前沿助老科技产品、智能康养设备、老年消费品与智慧化养老服务,在展示浦东在养老产业方面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同时,促进养老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025年浦东新区第二届银发经济发展大会搭建了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养老行业的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银发经济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未来,浦东将继续通过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双轮驱动,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通过精准对接老年群体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将最新的技术成果转化为适用于银龄消费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激发老年群体的消费潜力,推动建设更具经济动能、产业优势的“大城养老浦东样板”。 记者:黄静 章磊 摄影:金嘉树 编辑:顾佳伟 来源: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
5月8日,“智链银龄 创享未来”2025年浦东新区第二届银发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