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丁志杰:房地产和地方债以及中小金融机构依然是重点风险领域

新资讯 2025-5-18 21:00 北京商报 1 0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517—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召开。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发布《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了当前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全面梳理了2024年金融体系六大核心组成部分的建设情况,并从改革、监管、开放等方面对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做展望。



从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来看,首先,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国际贸易秩序重构,地缘风险开始上升。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的不对等,带来了新的挑战。


其次是金融安全与监管领域的问题,包括各国监管改革尤其美国监管改革会对全球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数字货币领域一系列进展也对传统金融体系构成挑战。丁志杰认为,这一轮挑战中也存在机遇,即未来金融体系可能面临一系列深层次重构。


此外,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金融竞争格局的重塑,包括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当前全球金融体系进入技术更新迭代的周期。


从国内来看,一是内需依然不够稳固,群众就业、增收都面临压力,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地方财政捉襟见肘。二是新旧动能转换,需先立后破,防范新兴产业出现过剩或投资过热问题,警惕新旧动能断档失速风险。三是金融风险问题依然存在,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依然是重点领域。


丁志杰指出,总体来看,我国的金融系统在内外部压力中要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提升体系韧性。要坚持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核心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实现金融服务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以高水平开放增强金融发展动力,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与我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影响力。


对于未来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丁志杰提到五方面举措。一是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的金融环境。首先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股债融资协调发展,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供给。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体系,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功能,增强金融对经济转型的支撑能力。


二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基准利率形成体系,提升政策利率的引导效能,疏通传导路径,提升金融机构响应能力,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计与激励机制,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关键领域。


三是筑牢金融稳定保障,加强监管,推动监管兜底机制与早期纠偏制度的建设,强化宏微观审慎协同,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健全中央和地方监管责任划分。聚焦中小银行改革和风险处置,提升治理能力和资本补充机制。


四是恪守金融本源,提升金融的服务质效。金融机构需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专业能力,加强内部治理、风控与审计。防止脱实向虚,引导金融科技创新合规落地,加快数字化转型,确保创新有序推进。


五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具体来看,一方面要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进过程只允许成功,不允许有闪失或者失败。丁志杰说道。


因此,需要提升跨境结算、融资、投资和储备功能,加强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发展离岸人民币产品,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丁志杰表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支持,与中国离岸市场发展相比,境内金融市场的开放更为关键,所以需要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增强我国金融的话语权。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