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现场回应解难题!河北金融赋能特色产业集群座谈会上的“双向奔赴”

新资讯 2025-9-20 12:16 环京津新闻网 1 0

近日,河北正定县同福集团总部会议室内,一场围绕金融赋能特色产业集群的座谈会持续了近4个小时。


正定现代智能家居产业园董事长王瑞申抛出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成本高问题,当场得到河北省委金融办协调处四级调研员赵金钰的回应:正定板材家具产业集群是首批金融支持集群,牵头行是农行,这是联系方式,散会后就能对接。


这场由人民网组织的座谈会,像一座桥梁,一端连着河北特色产业集群的企业诉求,另一端连着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学界的解决方案。从龙头企业到小微企业,从政策解读到产品创新,这场对话揭开了金融赋能河北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破局密码



916日,金融赋能特色产业集群座谈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集群之基:3.6万亿元营收背后的成长烦恼


河北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是实打实出来的。座谈会开场,人民网主持人一语道出河北特色产业集群的分量。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74万亿元,同比增长5.1%,集群发展态势稳中趋好。百亿元以上规模集群达到102个,超500亿元集群17个,超千亿元集群7个。


安平丝网占据全国约八成市场份额,永年紧固件产量超过全国一半以上,全国每生产三条毛巾,就有一条来自高阳……这些隐形冠军支撑起河北县域经济的基本盘。更令人振奋的是,河北省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内已培育173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7个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但光鲜数据背后,成长烦恼同样突出。产值小、厂房大,前期投入大”“注册时间短、流水少,贷款门槛高,王瑞申的吐槽道出了中小微企业的普遍困境。


河北省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张英杰调研发现,六成企业认为今年一季度经营状况有改善,但行业内卷、内需不足、利润率低仍是难题——通过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解决了大量企业的金融困境,但仍有不少中小企业依赖民间资本或第三方贷款公司,难以获得银行低息贷款;部分集群有知名度、缺收益率,核心竞争力弱;产业链企业各干各的,协同创新能力差。


同福集团董事长刘山国的经历更具代表性。这家2018年回归河北、2022年将总部落户正定的企业,历时四年打造同福共享平台,已链接120万家云店、10万家爆品店、200余家一线品牌厂家,今年营业收入及商品交易总额(GMV)预计达千亿元。


任何一个企业在转型时期资金链都很关键,刘山国坦言,前两年在同福共享平台打造过程中也遇到过资金困难,是银行不离不弃大力支持,助力同福共享平台顺利打造成功。同福共享平台现已进入盈利阶段,并顺利在全国复制。如今,企业虽无大量资金需求,但裂变式发展阶段,供应链布局买全球、卖全球,需要更灵活的、更合适的金融产品支持。


政策之达: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企业有需求,政策必回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副局长盖路在座谈会上亮出成绩单:近期河北金融监管局下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河北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增加资源供给、提升服务能力等六个方面制定了15项具体措施,着力提升集群企业金融服务便利性和可获得性;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出台22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与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建立省市县三级融资协调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将产业集群企业作为重点走访对象之一,截至8月底,专班累计走访经营主体516万户,为94万户企业发放贷款1.2万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


这场政策组合拳,核心是精准。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二级巡视员张明亮介绍,该行将107个集群纳入科技金融支持优先序列,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7100亿元,同比增长11%,高出其他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



916日,金融赋能特色产业集群座谈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让融资服务到企业身边。赵金钰的话,让在场企业家眼前一亮。该办推出的授信服务下基层活动,通过三下沉破解审批慢难题:省级金融机构向市县下放1000万元以下授信审批权,审批人团队深入集群现场办公,同步下放利率优惠权限,并对集群内企业实行优惠利率。


截至目前,河北已分两批将66个集群纳入试点,由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河北银行担任牵头行,推出80余款专属信贷产品——既有集群贷”“特色产业贷等通用产品,也有宁晋电线电缆贷”“安平丝网贷等定制产品。


赵金钰现场展示的《河北省金融五篇大文章信贷产品指南》,收录33家银行357款产品,扫码就能查,总有一款适合企业。数据显示,试点以来已为10035家集群企业发放贷款250.9亿元,其中80%为信用贷款。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则从产业端发力,以共享智造破局。产业集群推进处处长边少阳介绍,该厅将共享智造分为原料集采、关键设备、生产工序、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物流贸易六大路径,已在81个集群建成155个共享工厂。以清河羊绒为例,当地头部企业与供应链公司合资成立集采平台,金融机构通过定金+仓单质押模式,为企业解决采购资金难题;宁晋电线电缆集群则由头部企业投资1亿余元建设辐照生产线,使参与共享的集群企业成本降低30%—40%


未来将打造10个共享制造工厂标杆、10个创新平台、10领跑者企业,推动集群从单打独斗抱团发展转变。边少阳说。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面对特色产业集群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河北省科技厅通过联合产业链龙头企业或链主企业、上下游关键企业,集中攻关,构建了共投、共担、共赢的市场化研发机制。


从政府的单独无偿资助,转变为市场化资助方式,激发了特色产业集群企业的积极性。河北省科技厅科技金融中心副主任张彦忠透露,目前这项工作刚起步,还处在探索中,共筹集了研发资金约1400万元,后续还将不断推动众筹科研项目。


金融之力:从资金提供者生态合作伙伴


金融机构不是旁观者,而是合伙人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副行长王德青的观点,代表了金融机构的共识。该行针对河北特色产业集群细分402个场景,制定一群一策服务方案,围绕核心企业推出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融资等链式金融产品,截至8月底已为集群内普惠小微客户投放贷款超300亿元,服务企业2.5万家。


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针对产业集群推进一群一策,聚焦科技+共享,推出善新贷”“共享贷等产品,打造惠懂你一站式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实现7×24小时智能测额、自动审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创新主办行陪伴成长服务雪中送炭模型,对主办行客户,提供全周期服务,在企业面临短期困难时通过专属评审模型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推出技术流审批模型,将研发投入、科研团队等指标纳入授信评估,破解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问题。


除了银行信贷,直接融资与创投力量也在加码。财达证券作为河北国有上市金融机构,近年来在省内多地开展金融赋能区县行活动,已先后走访50余个区县,协助多个区县开展上市培育、产业基金设立和专项债券申报等工作;石家庄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则聚焦投早、投小、投科技,与银行、保险探索投贷联动”“投保联动,与各县区围绕园区+基金的合作方式,组建县区特色产业基金,复制栾城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模式——该基金成立后已招引多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带动当地产业集群升级。


金融的精准支持,能让企业转型更顺利。张明亮的话,在同福集团得到印证。目前,中行已为同福集团提供近20亿元的资金支持,助力其通过联厂、拴商、粘店、锁客模式,实现多种类产品的集采优惠,带动上下游环节降本增效。


“‘金融赋能+产业升级带来显著成效,同福共享平台运营成功,在全国产生了影响,也吸引了来自北上广深的人才到同福就职。刘山国说。


破局之道:构建政府+金融+企业+学界生态闭环


解决集群融资难题,不能靠单一主体单打独斗,需要构建生态闭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罗煜教授认为,核心是破解信息不对称。企业要主动对接金融机构数字化系统,培养专业金融人才;金融机构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建立产业链知识图谱,精准定位企业位置;政府则需搭建政务数据共享平台,降低金融机构信息获取成本。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刘典教授则带来杭州经验:长三角地区通过平台搭建+数据打通+金融融合,推动产业互联网平台盈利。以海智在线为例,该平台链接70—80万家加工厂,通过与银行合作整合金融要素,实现了生态共赢。


河北可打造标杆平台企业,争取人工智能+金融试点政策,推动数据资源与金融产品深度融合。刘典建议。


这场座谈会的成果,已开始落地。王瑞申与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副行长王凯现场约定,会后立即对接基金+基地合作,探索为智能家居产业园企业提供短期灵活金融产品;河北平普科技的三农大模型全国扩张计划,也得到多家金融机构的关注,计划通过并购贷款、研发贷等组合产品提供支持。


人民网河北分公司、雄安分公司总经理冯亚涛表示,将持续搭建政府+金融+企业+学界沟通平台,宣传好经验,同时提供全流程舆情服务,助力政府、金融系统及企业有效应对舆情挑战,让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迈上新台阶。


如今,在正定这片热土上,金融赋能的故事仍在续写。正如刘山国所说:有好的营商环境、有政策支持、金融助力,河北的特色产业集群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