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正点财经》)过去3个月,上证指数涨幅已经超过10%,在电子、医药、新材料等领涨板块中,不少个股股价翻倍,但减持现象也引人注目。数据显示,7月A股减持公告密集发布,436家上市公司公告股东减持,进入8月,减持浪潮并未降温,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8月已有超200家公司披露减持计划。专家分析,减持一方面是由于中报披露临近,为避免进入静默期无法操作,一些高管和股东提前减持;另一方面,股价大幅上涨后,股东套现意愿增强。 从主体看,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依旧是减持主力。据记者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已有超百名实控人公告减持。此外,创投基金的退出同样活跃。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 杨德龙:经过过去几个月的上涨,很多上市公司股价创出今年的新高,给创投基金创造了退出的机会,很多三四年前上市的项目都趁着这一轮行情启动进行减持。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 王胜:重要股东在信息上往往有优势,他们减持之后是不是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会有变化,才是投资者真正的担忧。不要简单地认为重要股东减持之后,公司的股票未来表现一定不好,还是要去分析相关公司有没有核心竞争力,长期来看市值有没有成长的空间。 专家认为,尽管近期股市涨幅明显,但整体仍呈“慢牛”或震荡向上的温和走势,减持对大盘影响有限。投资者应重点防范个股风险,可通过投资相关方向的ETF,把握板块机会,同时规避个股波动。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投资顾问 高乐:减持的需求在业绩披露之后可能会更显现出来。所以这个时间点上,大家要规避的,一是短时间涨幅比较大的个股;二是相对来说业绩脱离基本面比较大的,或者没有业绩支撑的;三是不符合国家未来长远发展方向的。 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潘煦 |
中新网8月13日电(记者 宫宏宇)据路透社报道,8月12日,因
北京商报讯(记者 翟枫瑞)8月13日,装修建材板块午盘小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