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特别是技术驱动型企业,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江北新区,从工业互联网到智能制造,从集成电路到生命健康,无数的企业如雨后春笋,正在细分赛道里强势出圈,破局前行。 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的大背景下,连日来,江北新区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大走访活动,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邢正军,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副书记吴勇强以及其他新区领导,先后走访调研新区规上、限上企业62家,与企业家面对面,畅谈企业创新发展之路,助解企业发展难题,对走访中企业反馈的133条具体问题,第一时间逐条对接、推动解决。 01 走进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一台方形小盒子正高速运转,实时采集、监控各种类型碳排放源数据,本地化一体机自带屏幕上跳动着实时分析生成的数据,明明相隔千里,却能第一时间了解某个企业的碳排放数据。 这个小盒子就是擎天科技上半年刚刚发布的新产品——全球首款碳计量边缘一体机,小盒子内部运行的软件则是由企业自主研发的“碳擎”系统。 在软硬件协同作业下,实时碳排放、能源资源消耗、重点设备运行、节能减排情况都在眼前清晰展现,可以为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支持,最终达到碳排放数据的实时可知、实时可视、实时可控。 除了这款低碳领域的硬核产品外,擎天科技还在全市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积极布局,“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疫情防控领域发布了‘宁搏疫’平台,成为全市重点打造的数字抗疫工作载体,为全市上万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提供统一的信息流转和服务支撑。”擎天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正如邢正军在走访中强调,江北新区坚持打造绿色、智慧、人文、宜居的新主城,要借助擎天科技等一批信息技术企业,系统整合、整体架构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手段,赋能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 信息化建设对于现代产业集聚发展、经济社会阔步前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如擎天科技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新区创新的土壤上茁壮成长,也以其枝繁叶茂之姿为新区绿色发展带来一片绿荫。 02 成熟企业稳步发展,新兴企业也在这块创新创业的热土上疾速成长。 坐标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一批年轻的集成电路企业风头正盛。这其中,包括聚焦数字实现EDA工具的芯行纪科技有限公司、专注车规芯片的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志在创造世界一流半导体品牌的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芯行纪团队规模近200人,硕博学历占比72%。”在数字实现EDA这个鲜有人敢做的领域,以董事长施海勇为代表的芯行纪网罗全球精英,干劲十足搞研发,今年将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产品,有望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真正突破数字实现EDA行业“卡脖子”现状。 据悉,芯行纪的研发团队是目前国内唯一有把数字布局布线这一核心工具产品化经验的团队,也是全球第一个把机器学习技术成功应用到数字芯片设计自动化工具并使之产品化的团队。 技术研发过硬、人才团队强大,开放包容且鼓励创新的芯行纪,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宣布完成三轮融资,每轮融资额均超亿元,投资方包括了红杉中国、今日资本等在内多家头部资本。 新区除了在芯片设计行业有数一数二的芯行纪之外,在芯片制造领域同样也有头部企业代表芯驰科技。 随着汽车消费者对汽车智能网联、场景应用等服务需求不断升级,数字技术将成为重构汽车产业的关键,而芯片则是汽车数字化价值增长的基石。芯驰科技正是以芯片为攻关点,赋能汽车数字化发展。 “芯驰科技产品覆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中央网关和高性能MCU,涵盖了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最核心的芯片类别,也是目前国内首个‘四证合一’的车轨芯片企业。”芯驰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在座谈会上,芯驰科技自信地介绍,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完成4个系列芯片的流片、最高规格车规认证及大规模量产上车,服务超过260家客户,覆盖了中国80%以上车厂。 实地看到芯片企业发展的良好势头,邢正军表示,江北新区具备多区叠加的独特优势,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扎实,未来,新区还将在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上持续发力,为更多优秀企业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和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新区致力于打造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条,作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功率器件IDM企业,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立足江北、扬帆起航。 “小到一根电子烟、一个充电宝,大到一部手机、一台液晶平板电视,再到汽车、高铁,以及很多大型装备,生活中很多电子产品都有长晶科技的身影。”2018年11月,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总部落在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正式开启长晶科技的蝶变发展时代。 源头创新是全面创新最重要的立足点,短短3年多时间,长晶科技在海内外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产品系列和型号超20000个,业务拓展到全球主要电子产品市场。 在交流中,吴勇强得知长晶科技连续两年进入了“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企业”榜单,他表示,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良好,希望企业能够在这片沃土上继续一往无前,充分发挥企业的科研精神,勇担社会责任。 03 集成电路产业强势破局,江北新区的健康产业同样密集发力。 “公司的核心产品TT-00420,是一种高度创新的临床阶段激酶谱选择性抑制剂,曾分别在2019年和2021年获得FDA授予的用于治疗胆管癌的‘孤儿药认证’和‘快速审评’认证。目前,该款新药已经在中美两地开展多项针对多种实体瘤的临床试验。”药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药捷安康位于新区生物医药谷,团队带头人吴永谦博士和其创业管理团队在创新药物领域具有非常丰富的管理和研发经验,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浓厚的创业情怀,药捷安康迅速集聚了一批有干劲、有激情的留学归国人才。 有了人才,研发也就迅速提上日程,药捷安康在具备小分子药物发现和开发的原创能力与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兼具各项核心能力的研发体系和平台。成立以来,公司先后获得了5款完全自主研发并已进入全球临床开发的创新产品和多个临床前产品。 “这是研发实验室,这是检测平台,这是废物处理室……”在参观中,公司各板块负责人依次向邢正军介绍公司功能分布和发展阶段情况。截至目前,药捷安康已经完成多轮融资,包括约1亿美元的D轮融资,用于继续推进在研管线项目的国际化开发。 “接下来,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冲击新药临床后期开发及上市,以更强劲的自身实力吸引资本青睐,希望江北新区能够一如既往支持我们。” 企业有闯劲,城市才有活力。在交流中,邢正军认真倾听每一位代表发言、仔细询问每一个细微难题,他鼓励企业家保持创业热情,“有问题随时跟园区和相关部门沟通,江北新区将以最优质的服务、最完善的生态、最贴心的政策,与企业共同成长、共赴美好未来。” 04 极具创新价值、核心竞争力强、研发基础扎实,这不仅是药捷安康的“名片”,更是生物医药谷一众生命健康产业企业的代名词。 5月中旬,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其IPO招股书在上交所科创板获受理;6月份,公司又上榜赛迪科创发布的《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2)》榜单…… “现在参观的双子楼是去年启用的新大楼,一楼是展厅,二楼除行政办公外,还有研发实验室、档案室等等。世和团队刚成立的时候,是借助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力量慢慢长大的。”参观中,世和基因董事长邵阳向吴勇强一一介绍企业的发展历程。 去年11月12日,经过2年多热火朝天的建设,世和基因乔迁新大楼,这栋大楼作为南京市重大产业项目,将以世和基因总部和研发生产基地的身份,承载世和基因高通量样本检测和试剂盒生产,进一步助力检测能力、检测效率和研发水平的提升。 “‘肿瘤,不应是一场宣判’,这是公司的宗旨,也是公司一直前进的方向。接下来,公司将集中精力开展针对肿瘤早筛、早查的金陵队列项目。” 看着年轻的企业成长速度如此之快,吴勇强希望企业能够继续以技术为驱动力,开拓更多创新项目,“江北新区也会坚持引进培育并举,以精准化服务机制大力支持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自由成长。” 打造国人自己的肿瘤精准医学,新区创新驱动强劲。诸如世和基因这样以新技术、新应用、新消费加快价值链重塑的企业,为新区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拓展了经济方向、创造了大量就业,长江之滨,江北新区,将一直打开怀抱欢迎更多优质企业、人才入门,不遗余力构建全方位服务,在持续推进面对面纾困中与企业同频共成长。 来源 | 综合部、经发局、研创园、生命健康办、 擎天、芯行纪、芯驰、药捷安康、世和 部分图/文 | 高媛、周琴 编辑 | 郑好 发布| 苗鑫 审核 | 刘云涛 |
广交会开幕日,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历史同期新高 文/羊城
服装产业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提速奔跑。中国时尚男装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