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一局大戏已然落下帷幕。 最终三分海航。 航空板块归辽宁方大。 机场板块归海南国资。 其他板块归债权人。 也许大家更多看到的是海航的失败,总结他的教训。 但是翼哥认为: 海航曾经取得的成功,海航在许多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民航相关产业方面的布局还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比如在租赁业,他整合了一个全球第三大的飞机租赁业务,集装箱业务也是全球最大。 比如机场板块,他搞了个全国第三大的机场集团,他在免税业务方面也是参与程度最深。 海航航空技术实力也很强。 旅游业务也有上市公司。 特别是在航空公司方面,海航组建了许多航空公司。 手中拥有的牌照最多。 2021年,海航发布航空主业战略投资者招募公告,是这样描述业务情况的: 以海南航空为主要品牌,覆盖“全服务+低成本+通用航空+航空维修”全运营模式的航空集团企业,并成为国内第四大航空集团。 截至2020年底,航空主业共运营668架商用飞机,132架通航飞机,客运航线数量超1500条;航空主业从业人员6.4万人,其中特业人员超3.8万人。 当前航空主业在经营境内12张、境外2张客运牌照,4张货运牌照,3家公务机牌照。 境内那么多航空公司,是好是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实,翼哥最钦佩的是海航在香港搞航空公司。 在香港组建航空公司,特别是境内的资本想在香港组建航空公司其难度有多大,许多人想必有所了解。 如果不了解的可以搜索我写国泰航空和港龙航空的一些文章。 但海航一下子就搞了两家: 香港航空和香港快运。 一家全服务。 2001年,香港中富航空成立。 2006年,海航集团正式收购中富航空45%的股份,成为其大股东,同年中富航空改名为香港航空。 一家低成本。 2004年,香港港联航空成立。 2006年,海航收购香港港联航空45%股权,“赌王”何鸿燊持有另外55%股权。 2007年初,港联航空更名香港快运。 2008年,何鸿燊再向鼎洋投资主席蒙建强出售15%股份,由于后者与海航集团关系密切,因此海航成为香港快运的实际大股东。 2013年,该航司转型为低成本航空公司。 而海航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最终持有香港快运100%股权。 这种组合应该是通吃的组合,海航的目标也是非常远大的。 有的搞了多少年最后不了了之。 这个你得佩服海航的本事。 最近国泰航空搞出来毛毯事件,其实这是表象罢了。 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 看看国泰航空的大股东是谁,英国太古集团。 太古是一个英国家族企业,几百年的历史了。 翼哥告诉你: 资本不仅仅是钱,他是有属性的,你要看他流的什么血液。 几十年里国泰航空收购消灭了多少航空公司? 为什么疫情一来,就把港龙航空灭掉。 港龙航空里面说普通话的乘务员很多啊,为什么不配置到国泰航空里呢? 等到舆论压力大了,才被动出来说招内地乘务员。 也就是说这个行为并非国泰航空主动为之。 因为港龙航空从一出来就印上了中资的烙印,就流淌着爱国港商的情怀,这个企业文化氛围,是不会因收购轻易改掉的。 现在国泰航空招几个说普通话的乘务员,在飞机上播放普通话广播,有人就唱赞歌了。 他骨子里东西能改吗? 从前几年风波中的表现,飞行员乘务屡屡出现问题,你觉得是几个员工的问题吗? 孟晚舟坐的航班到加拿大的,美方怎么获知信息的? 虽然翼哥曾建议改变国泰的资本结构,但疫情期间没能实现,后面估计也能很难。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国泰航空垄断了香港的航空市场。 虽然大家会说香港的地位在下降。 但短期内香港亚太航运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 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因为紧靠大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一个中转贸易港的作用。 在过去,大陆许多贸易是通过香港与世界联系,今天,虽然内地得到迅猛发展,香港地位有所削弱。 但香港对于内地的作用仍然巨大,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过程中。香港不仅仅是一个贸易港,也是一个航空港,是亚太的香港枢纽中心。 香港机场的中转效率、服务质量,与全球各地区连接度,到目前为止,内地还没有一个城市可以与之相比。 也就是说,香港发挥了金融、贸易、交通中转中心的作用,人流、物流、资金流在这里汇集,又向全球各地发散。 香港机场是全球最大的货运中心,国际旅客排名第三的航空枢纽中心,航空之于香港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那现在最关键的是,不能让国泰航空一家垄断,要培养竞争对手啊。 所以出现了大湾区航空。 但大湾区航空刚开始运营,挑战国泰航空还早着呢。 不过,搅一搅局还是可以的。 其实,香港航空、香港快运联合起来还是可以挑战一下国泰航空地位。 很可惜,海航遇到了困难。 2019年3月,国泰航空以49.3亿港元的价格,完成了对海航旗下香港快运航空的收购。 国泰航空在此期间的表现,这才让人发觉,香港民航交到他们的手上绝不能让人放心。 2019年底,香港航空业监管机构称,香港航空如果不改善其财务状况,将面临失去牌照的风险。 香港航空绝不能失去,更不能交给国泰航空。 随后,国家开发银行其他7家银行向海航发放40亿元银团贷款,其中一项用途就是驰援香港航空。 香港航空艰难渡过危机。 幸运的是,香港航空得以保留下来。 当然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因为香港航空也遭遇债务危机。 2022年香港航空: 营收24.58亿港元,净亏损17.39亿港元。 截至2022年末,香港航空: 总负债387.15亿港元, 资产负债率达到123.61%。 那么香港航空最终被谁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至少不能再交给国泰了。 2022年底,香港航空启动了490亿港元债务重组,此后获通过。 2023年4月26日,香港航空宣布获得战略性投资资金。 据悉,海航的新东家方大集团注入30亿港币,并成为香港航空的实际控制人。 也就是说,香港航空重回海航航空体系当中了。 随着香港民航业的快速复苏,香港航空也强势回归。 年初,港航空计划增聘1000名员工,包括120名飞行员、500名乘务员和380名后勤人员。 同时宣布向全体员工加薪,其中: 机组人员加薪8%,飞行时薪另加10%; 后勤员工加薪5%及5%季度酌情花红,此花红与公司业绩及个人表现挂钩。 随后,香港到东京、大阪、冲绳、首尔、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海口等地的航线也逐步恢复。 7月1日至7月8日期间,香港航空共运营441个航班,平均每天约55个。 在7月的第一周,香港航空在香港和曼谷之间安排了30个航班,成为其最繁忙的航线。 香港-上海是其第二繁忙的航线,7月1日至8日每天有三个航班,共24个。 东京也是香港航空公司的热门目的地,每天有两到三个航班飞往成田国际机场。 在这情况下,香港航空也加快引进飞机。 6月份,香港航空一连引进两架A330飞机,预计还将引进1架A330飞机。 目前,香港航空在册34架飞机,其中: A320飞机12架,A330飞机22架。 34架飞机中还有14架飞机停场。 而国泰航空(包括华民航空、香港快运)则拥有222架飞机。 实力相差悬殊。 祝愿香港航空能越飞越高,至少要打破国泰航空在香港民航业一家独大的局面。 来源:航空之翼 |
广交会开幕日,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历史同期新高 文/羊城
服装产业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提速奔跑。中国时尚男装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