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姚恩育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来,浙江大地发生了全方位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这一进程中,浙商是“八八战略”的忠实践行者,他们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走出了一条破壁进取、勇毅前行的光辉之路。本次由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和潮新闻联合推出的特辑,选取21家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实践样本,以期解读这些企业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的发展之路。今天刊发第一篇《“乘风”数字经济,走向世界舞台》。 2003年,阿里巴巴经历“非典”考验,因有员工被确诊感染“非典”,而“全员进入在家办公状态”。在当时,这种情况对于一家年轻的初创企业而言,几乎可以被视为“生死存亡”时刻。可就在那一年,淘宝网在杭州诞生,并迅速成长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商业力量。 20年后,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企业中的耀眼明星。2023财年,阿里巴巴总收入为8686.87亿元(约合1264.91亿美元);净利润为655.73亿元(约合95.48亿美元)。 这20年间,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底色。正是在这一片活力四射的底色之中,如阿里巴巴这样的浙江企业,绘就了色彩鲜明的点睛之笔。 应运而生 2003年1月,浙江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数字浙江”建设。同年9月,浙江发布《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数字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部署推出。 这一年5月,淘宝网成立;10月,支付宝诞生。随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随着淘宝的橙色标识逐渐深入人心,传遍大江南北。当年,淘宝网全年交易总额为3400万元。 “非典”考验,在事后复盘看来成为阿里巴巴迅速发展的阶段——因为隔离,原来方便的线下购物体系受到冲击,人们对于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变高;物流也受到冲击,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面向个体消费者的物流形态开始向现代化、规范化、专业化转变。 市场变幻,实体经济同样处于剧变前夜。正是从那时候起,制造企业开始了一段漫长而隐有痛感的“触电”之旅。2003年后,“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之言悄然兴起,背后正是实体制造业主对于互联网大势席卷而来的感知,甚至惶恐。 时代潮涌之中,阿里巴巴与其同期的互联网企业一起,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互联网+”运动。直至今时今日,“余震”犹存,仍撼动着制造企业,为其转型升级、拥抱数字信息技术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淘宝也从一个大规模的电商平台,成长为与无数制造企业共舞的平台经济。2022年,淘宝、天猫平台上的广大商家全年交易总额攀升至8.4万亿元。 从3400万元到8.4万亿元,在这一过程中,浙江作为数字经济的高地,发展同样举世瞩目。2022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8977亿元,比上年增长6.3%,较“十三五”初期实现翻番,占GDP比重提升至11.6%。今年,浙江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明确到2027年,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和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分别突破7万亿元和1.6万亿元,实现“双倍增”。 同频共振 在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看来,阿里巴巴的20年发展正是应和着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韵律。 从浙江的数字经济发展脉络来看,2003年提出“数字浙江”建设,2008年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2014年信息经济被列为集中力量发展的“八大万亿产业”之首,2017年部署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21年启动数字化改革,2023年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持续为数字经济发展加油蓄力。 “数字浙江”的沃土之上,数字经济不断孕育、孵化和创新。阿里巴巴从平台起步期以信息连接为主的1688网站,发展出以交易撮合为主的淘宝网,再逐步升级数字服务,延伸出阿里云、菜鸟、钉钉等多项创新业务。 “阿里巴巴建立了一个规模化普及的商业基础设施。从表面看,这个平台去年产生了8.4万亿元交易额,拥有13亿消费者和800多万家中小企业;再深一层看,这8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不仅是浙江的,还是全国的,甚至是全球的,涵盖了10亿中国消费者和3亿海外消费者,所以阿里巴巴一步步成长为一家辐射全球的数字经济企业。在技术研发上,阿里云投入1200亿元,服务400多万家企业,云计算市场份额排名全球前三;菜鸟已成为全球四大跨境物流企业之一;钉钉则为企业、组织提供了数字办公系统和组织方式数字化变革工具。”高红冰介绍。 基于上述平台,阿里巴巴还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低碳等领域,创造了诸多社会价值。在乡村振兴方面,共孵化出7780个淘宝村,这些淘宝村产生的电商交易额达1.3万亿元,占淘宝、天猫平台总交易额的15%;832个国家级贫困县,通过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实现销售额超过1281亿元。在共同富裕方面,阿里巴巴与浙江山区26县及1个海岛县开展了6个方面、119项合作。在绿色低碳方面,“88碳账户”体系帮助超过2000万用户参与日常减碳行动。 “发挥八大优势,采取八大战略举措,规划‘数字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以电商平台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浙江启蒙、萌发、壮大,电子商务平台经济从浙江走向全国乃至全球,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升级再出发 如今,数字经济又一次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关口。 今年3月28日,阿里巴巴启动“1+6+N”组织变革,在阿里巴巴控股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以及盒马、飞猪等多家业务公司,各业务集团、业务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首席执行官负责制,目的是打造敏捷组织、激发创新活力。 7月5日,浙江召开全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阿里巴巴控股集团旗下7家业务集团、业务公司将继续加强与浙江省政府的协同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和带动力的数字科技、数字商业、数字生活、数字外贸、数字物流、数字文旅产业。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里云智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阿里巴巴将坚定扎根浙江这片数字经济沃土,发挥技术和平台优势,助力浙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浙商心语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没有“八八战略”,也就没有浙商的格局和眼界。“八八战略”让浙江率先全国发挥了体制机制优势,让浙商在多年以前就形成了创新、开放、绿色发展理念。没有这样的格局和眼界,浙江、浙商都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浙商将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走下去,追求可持续性、包容性和绿色性的发展。因为浙商是浙江的浙商,中国的浙商,世界的浙商。浙商是一种改革的精神,一种开放的力量,一种生生不息的创新源泉。 学者论道 刘亭 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 阿里巴巴的横空出世和异军突起,既反映了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中国大力推动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八八战略”打造“数字浙江”的一大标志性成果。阿里巴巴以网购和快递为表征的消费互联网率先突破,极大提升了市场供需和产销的适配,也为国内线上线下一体化市场的形成、跨境电商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支付工具颠覆式创新,则借助大数据开发和信用精准画像,推动了科技金融的蓬勃兴起。以阿里云为代表的数字信息科技创新,及其在三次产业、数字政府、社会治理等几乎所有可能领域的普遍应用,促进了全社会数字化转型,也推动了平台经济的发展壮大。 “八八战略”在充分肯定浙江改革开放以来既有优势的同时,更强调了如何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和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优势。学习发扬“八八战略”蕴含的优势论,期待未来阿里巴巴能在创新驱动、合规经营、共富情怀的引领下,坚忍不拔、守正创新,率先走出一条更为健康、更可持续、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之路!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
广交会开幕日,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历史同期新高 文/羊城
服装产业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提速奔跑。中国时尚男装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