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当医疗资产遇上“稳定币”:创新叙事还是资本游戏?

新资讯 2025-9-6 12:22 华夏时报 1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杨燕 北京报道


2025年夏天,港股市场静悄悄地掀起一场链上医疗风暴。


91日,华检医疗(01931.HK)宣告将斥资31.42亿港元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权,前者是一家传统体外诊断小市值企业,后者则为一家持有香港全牌照的科技金融平台,双方合作则指向近来香港火热的数字资产新模式。


这并非孤例,不久前,美年健康、贝瑞基因、百诚医药、翰宇药业相继公告探索“RWA模式,试图将医疗设备、创新药收益权、健康数据等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数字代币。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链上医疗剧本,市场既亢奋又狐疑:到底是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新范式,还是又一轮币圈故事收割传统行业的旧剧本?


医疗资产遇上区块链


一家传统医疗企业,为什么要收购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答案藏在一场正在发生的医疗资产数字化革命中。


RWAReal World Assets)即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通常是指运用区块链技术将实体资产(如医疗设备、药品收益权)分割为数字代币,降低投资门槛,吸引全球资本。


以华检医疗为例,其20247月启动数字化转型,将3000IVD检测设备所有权代币化,20257月,公司进一步推进“RWA交易所战略:申请港美稳定币牌照、宣布将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权、发行IVDD稳定币、设立创新药知识产权代币化基金。


一系列密集公告的背后,带来的是资本市场的狂热反应和股价飙涨。


说实话这个布局节奏挺快的。一位长期关注医疗板块的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传统医疗企业更多的还是关注临床数据,靶点,疗效乃至于渠道,运用金融手段腾挪转换的还是少数,更别提区块链领域了。


华检医疗此番动作期间,以GLP-1减肥药管线闻名的翰宇药业同样涉足了这一领域。84日,其与数字资产平台KuCoin平台合作,将旗下GLP-1减肥药管线(包括利拉鲁肽美国首仿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的未来收益权代币化,股价单日暴涨19.98%


8月,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富量子、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数字资产业务合作框架协议书》,三方计划以美年健康的设备资产、数据资产、AI技术收益权为底层,推进RWA代币化探索。初期以大型医疗设备收益权为试点,后续逐步拓展至数据授权、AI应用等领域。


事实上,RWA这一概念早在2017年就已出现,最早用于解决传统金融资产流动性差的问题。从早期将股票、债券塞入区块链,到后来将房地产、新能源充电桩等资产进行数字化上链,RWA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泡沫还是变革?


短短一个多月,三家医疗企业接连入局RWA,背后指向的或许是行业共同的痛点——融资难题。医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传统融资方式依赖股权、债权,渠道相对有限;医疗设备采购、数据资产变现也缺乏灵活的路径。


RWA代币化通过区块链技术将资产碎片化,降低了投资门槛,吸引全球资本参与,看起来是为医疗企业开辟了全新的融资通道。


过去,普通投资者几乎不可能参与创新药研发或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现在,通过购买代币,任何人都可以分一杯羹上述分析师说道。


他同样强调,有些企业可能只是在蹭热点,还是需要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创新,哪些是概念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机会背后同样藏着风险,估值难题、监管不确定性、技术漏洞等问题都需要警惕。


合规风险仍是最大挑战。虽然香港《稳定币条例》已实施,欧盟MiCA法案和美国《天才法案》也为RWA提供了合规框架,但不同地区的监管要求存在差异,企业在推进跨境RWA项目时,仍需应对复杂的合规环境。


例如,华检医疗在港美两地申请稳定币牌照,需要同时满足香港金管局和美国SECCFTC的监管要求,这对企业的合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考验。


资产估值的准确性是RWA项目的另一大难题。RWA的核心是将现实资产转化为数字代币,而资产价值的评估直接决定了代币的价格合理性。以医疗资产为例,创新药的未来收益权受研发进度、市场需求、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估值难度极大;医疗设备的价值会随着使用年限、技术更新而波动;数据资产的价值更是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


流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RWA项目的初衷是解决传统资产流动性差的问题,但代币化后的资产是否真的能实现高流动性,仍需市场检验。


一方面,RWA代币的交易依赖于合规的交易平台,目前全球范围内的RWA交易平台数量有限,交易活跃度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普通投资者对RWA的认知度仍较低,参与意愿不足,可能导致代币交易清淡,难以实现随时买卖


此外,区块链技术本身存在安全风险,智能合约漏洞、私钥管理等问题可能带来资产损失。


技术的迭代、监管的完善、市场的培育,都远非一日之功。医疗资产和数字资产的结合能否开辟一条新的医疗行业融资渠道,尚需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