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复星医药现金流压力下创新药豪赌,12.56亿元出售资产难填96亿元窟窿?|创新药观察

新资讯 2025-10-1 12:44 华夏时报 1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斯文 于娜 北京报道


926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筹划转让上海克隆100%股权,交易对价不超过12.56亿元。


这已是复星医药今年来又一笔资产处置。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签约处置项目总额超20亿元,这一切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补充现金流,为创新药转型续航。


据公告,这笔交易采用了一种复杂的设计——先设立基金,再转让资产。


复星医药产业将作为有限合伙人(LP)现金出资5460万元,与弘毅天津、中汇人寿共同设立专项基金,持有9.98%的财产份额。


专项基金设立后,复星医药产业将向该基金或其控制实体转让上海克隆100%股权及债权,交易总价不超过12.56亿元。


上海克隆的核心资产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1289号的标的物业,宗地面积19944平方米,建筑面积45238.55平方米,产权性质为工业用地。


缓解现金压力?


这场资产处置背后,复星医药正面临不小的现金压力。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短期借款高达178.6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47.84亿元,短期债务合计226.46亿元,远超货币资金129.59亿元,短期偿债缺口达96.87亿元,需依赖再融资或资产处置弥补。


这种资金结构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上半年财务费用达6.4亿元,不仅占到了扣非净利润的三分之二,还是自公司上市以来半年度财务费用最大值。


(复星医药半年度财务费用,2006年中报—2025年中报)


从债务结构来看,上半年,复星医药的有息负债为369.94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达61%(短期借款178.62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47.84亿元),长期债务占39%(长期借款110.95亿元+应付债券5.00亿元)。


因此,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49.24%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复星医药的资产负债率高于A股医药上市公司平均的40%;龙头如恒瑞医药约30%负债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已接近50%的行业警戒线 。


同时,柏文喜认为,虽然复星医药负债结构尚可,但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偿债能力方面,柏文喜认为,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1.34亿元,无法覆盖短期债务,现金覆盖倍数仅约0.12倍,远低于安全水平,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 。


至于高负债对复星意味着什么?柏文喜认为,在高负债的背景下,复星医药的经营和发展面临以下几个风险:即可能限制研发投入、制约市场拓展,甚至引发流动性风险。


总的来说,复星医药的负债情况呈现出一种高杠杆、短债务的特征。虽然公司拥有重要的创新药资产和全球化布局,但当前的债务结构使其流动性压力较大,抗风险能力受到考验。


也有专家认为,可以将研发投入和财务杠杆比例结合起来考虑。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理事会常务主席支培元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创新药企合理负债区间为40%—50%,但需满足‌“研发投入占比≥15%”,然而复星医药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并没有达到标准,仅为12.8%


业绩双降


资金压力下,复星医药的业绩上也并不理想。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95.14亿元,同比下降4.63%;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



粗看之下,复星医药还能大幅提高盈利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这家公司利润增长的秘密藏在投资收益项目中。上半年,复星医药通过出售和睦家剩余股权及其他非核心资产,获得了惊人的94.91亿元资产处置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几乎翻倍。


更值得注意的是,真实反映公司经营情况的扣非净利润9.61亿元,同比下降23.39%


方融科技教授,高级工程师,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复星2025年中报的矛盾数据正源于非经常性损益与产品结构的差异:归母净利润的增长依赖于高毛利创新药(如汉斯状”“奕凯达),但扣非净利润下滑反映出其核心业务(仿制药、传统医疗器械)营收收缩;同时,中报披露投资收益达8.2亿元,占净利润35%,主要来自减持联营企业股权,属于不可持续的短期收益。


周迪认为,在创新药营收增速方面,复星的汉斯状PD-1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12亿元,同比增长15%奕凯达CAR-T)营收约3.5亿元,同比增长20%。对比同行,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增速为28%,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增速为22%,复星创新药的增速低于行业头部水平,反映出其在PD-1红海市场中竞争力较弱,可能受适应症布局滞后和医保谈判降价的影响。


周迪表示,从利润结构与长期发展支撑性来看,关键指标包括:扣非净利润增速(复星为-23.39%,反映核心业务承压)、创新药营收占比(复星约25%,低于恒瑞医药的35%),以及非经常性损益的可持续性(投资收益不可持续、政府补助稳定性低)。复星当前的利润结构难以支撑长期发展:高毛利创新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净利润增长仍依赖短期投资收益。若未来创新药研发进度滞后或投资收益减少,其利润增长将面临缺乏支撑的风险。


综上所述,复星医药的核心风险在于短期债务压力巨大、核心业务盈利疲软、创新药增长乏力,且利润增长高度依赖不可持续的资产处置。未来,公司如何提振业绩,《华夏时报》记者将会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