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开地球“玩笑”!歪楼斜塔惊世界

新资讯 2021-3-14 10:44 环球时报环球旅游周刊 34 0

歪倒的灯塔还能指引方向,几近倾倒的大楼还能迎客接宾,人们登上在重力作用下看起来摇摇欲坠的塔楼饮茶怀旧,在这一切听起来都不可思议,但这些建筑就是这么神奇。在海边、在闹市,它们以最神奇的姿态迎接朝阳,向世界展示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基普萨雷灯塔 爱沙尼亚

图源:ins@ gerdaraasuke

提到灯塔,人们想到的都是刚劲挺拔、巍然屹立在海岛上的守望者,倾斜这个词好像跟它搭不上边。可在爱沙尼亚的萨勒玛岛上,却有一座倾斜的灯塔——基普萨雷灯塔。风暴和海浪誓要摧折这个海上卫兵,用尽力气将它向海面推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常年的海水侵蚀掏空了灯塔周围的泥沙,钢筋混凝土建成的灯塔由于缺少支撑开始倾斜。到了90年代,基普萨雷灯塔倾斜进一步加剧,也因为如此,灯塔被废弃了。

1933年灯塔建成之初,这座26米高的建筑昂首挺胸地立在波罗的海,意气风发地为往来的海员指引方位。而如今,基普萨雷灯塔好似摇摇欲坠的危楼,在咆哮的海浪中竭尽全力扎稳脚跟,不负使命。

温莎斜屋 英国

图源:ins@ triona_by

英国温莎小镇不止有优雅大气的古堡,还有一座可爱的温莎斜屋。温莎斜屋建于1592年,倾斜的建筑让无数instagram博主为之倾倒,但它可不是从16世纪开始就以这样的姿态面对世人的。在建成后近100年的时间里,它的生活一直很平淡,直到1687年,议会下令重建,于是奇迹发生了。由于重建后的温莎斜屋采用未经加工的橡木建造,房屋建成后,橡木受到重力作用,歪歪斜斜地向地面倒去。远远望去,温莎斜屋仿佛一位弱柳扶风的贵族少女,脆弱不堪折。

时光流转,温莎斜屋见证了无数生意来去。从肉铺、啤酒厂、珠宝店、花房到茶馆,温莎斜屋以各种模样与各色人群相遇,它也从活泼的紫色变成浅黄色,再到现在的黑白。自20151月起,茶店停业并关闭,并以150万英镑的价格出售。

首都门塔 阿布扎比

图源:ins@ emirate_of_abudhabi

作为一栋建筑,首都门塔可谓是相当妖娆。当首都门塔第35层楼的最后一道大门建成之时,全球倾斜度最大的人工建筑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就被刷新了。阿布扎比首都门塔高160米,集酒店和办公场所为一体。从第12层开始,首都门塔的整体结构向西倾斜18度,而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的倾斜度也不过3.97度,前者几乎是后者的5倍。

首都门塔的曲线既像大海又像沙漠,取自阿布扎比两大自然元素。首都门塔款摆的腰肢上是728块菱状玻璃面板,玻璃大小不同,摆放角度各异。为了保持这一造型,对抗重力和风力,首都门塔扎根地底30米深处,极为稠密钢筋网格和490根地桩牢牢抓紧大地,形如一座斜肋外骨架

纳维亚斯基斜塔 俄罗斯

图源:ins@ marauder.83

有的建筑倾斜是由于狂风暴雨的摧折,有的建筑倾斜是为了成为世界上的独一无二,有的建筑倾斜却是因为思乡。18世纪上半叶,工业巨鳄戴米多(Demidov)夫人在纳维亚斯基镇建造了纳维亚斯基斜塔。斜塔高57.61米,塔身向西南方向倾斜0.82米,指向戴米多夫人的家乡图拉。

纳维亚斯基斜塔是纳维亚斯基镇的象征,也是工业建筑的丰碑。斜塔建筑采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带有风向标的金属尖顶塔曾用作避雷针,至今丝毫没有生锈,考古学家推测如果塔建于17251732年间,那么塔顶的避雷针甚至比富兰克林发明的还要早25年。塔楼内另有玄机。楼内有一间小小的听室,站在房间的某个角落窃窃私语,你能在对面的角落听到。

欧洲之门 西班牙

图源:ins@ iheartacl9

纵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南北的卡斯蒂略大道上,有两座倾斜相对的大厦雄踞两侧。这两座倾斜15度的大厦高115米,楼顶相对楼底错开距离达30米,好似一座不封顶的拱门,吞吐着川流不息的车辆。西塔有一个蓝色的直升机坪,东塔有一个红色的直升机坪,两座楼的楼顶可同时停4架直升机。这对建筑是世界上第一对倾斜的摩天大楼,它们有一个响亮的名称:欧洲之门。

欧洲之门出自美国著名的建筑师约翰·布奇和菲利普·约翰逊之手,1990年开工,1996年建成,是以混凝土和网状金属结构组合而成的建筑。电梯井的混凝土结构承受了80%的重量,成为整幢大厦的桅杆,金属结构将侧压力分散并引导至地基,地基牢牢地拉住了向一侧倾斜的楼体。双斜楼外深色玻璃、灰色铝窗框、红色装饰线和贯通楼体的不锈钢带让楼体看上去格外稳重,丝毫不担心它会倒下。

跳舞的房子 捷克

图源:ins@ m10221212

在一片庄重又极具历史感的古典建筑中,这座动感十足的建筑牢牢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建筑中部延伸出的钢架收拢了腰肢,底层张扬的弧线好似飞旋而起的裙摆,白色舞鞋包裹的足尖轻轻点地。一蓝一白的建筑就是偌大的城市中两个默契十足、亲密无间的舞者,在人流不息的街道中央尽情起舞。灯光亮起,极富动感的造型在光影的作用下成为全场焦点。

这座坐落于沃尔塔瓦河畔的建筑有个特别应景的名字:跳舞的房子。取名灵感源自20世纪30世代好莱坞家喻户晓的一对歌舞巨星搭档弗雷德·阿斯泰尔与琴吉·罗杰斯,暗喻一对舞者。跳舞的房子是捷克首都布拉格最受争议的后现代结构主义建筑之一,1992年由美国建筑师法兰克·格里和捷克建筑师米卢尼奇合作设计,于1995年完工。

莫雷洛斯港灯塔 墨西哥

图源:ins@ lilihfuentes

莫雷洛斯港斜塔是坎昆附近一个小渔村独有的标志。这座高约9米的灯塔曾和其他灯塔一样挺拔,他身着蓝白色上衣,仿佛水手凝视海面。1967年,在飓风比拉摧枯拉朽的气势下,莫雷洛斯港斜塔向着沙滩沉沉倒去,依靠身为灯塔的强烈信念感,它最终以倾斜的姿势定格在加勒比海海滩上。

飓风的摧残对莫雷洛斯港斜塔来说是祸也是福。倾斜的灯塔让这座小渔村一夜成名,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赶来,只为一窥灯塔的英雄模样。尽管已经有新的灯塔代替它履行职责,但它作为地标将长久地守卫在西半球最大的珊瑚礁边。

博洛尼亚双塔 意大利

图源:ins@ marten_muehlenberg

意大利的斜塔可不止比萨斜塔一个。跟博洛尼亚双塔比起来,比萨斜塔既不够歪,也不够高。博洛尼亚双塔是意大利斜塔记录的保持者,它的倾斜角度高达4度,比萨斜塔的3.97度还高。站在塔脚下时,你会发现如果云从其倾斜的侧面接近塔,看起来像是塔正在移动靠近云,而非云游近塔。登上双塔的塔顶,白云触手可及,纵横交错的红顶房一览无疑。

关于这两座塔的由来,也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在中世纪的博洛尼亚,各大家族纷纷通过建造高塔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权势。其中两家较为显赫的贵族便是阿西内利家族和加里森达家族。两家约定谁的塔建得高建得快,哪个家族就获得对城市的领导权。加里森达家族似乎底气不足,塔身建设到一半的时候便因为地基不够牢固而垮塌,只剩下48米高;而阿西内利家族建造的塔则有97米高,屹立至今。

大本钟塔楼 英国

图源:ins@ mtmendozahn

大本钟塔楼竟然是歪的?!你的眼睛或许欺骗了你,尽管它看起来一本正经,但却藏了点歪心思。测量报告显示,英国伦敦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大本钟塔楼正在以每年0.9毫米的速度加速倾斜,塔楼目前已经偏离垂直中轴线近半米。不过不用担心,工程师也表示按大本钟塔楼如今的侧倾速度,若要达到意大利比萨斜塔那个倾斜度,人们大概还得等上4000年。

大本钟塔楼地处繁华闹市,威斯敏斯特宫地下工程密如蛛网,除了地下停车场、连接议员办公室的地下通道、污水处理系统外,地铁线路也在这里交汇。数不胜数的地下工程削弱了塔基的支撑力,高达96米的塔楼在岁月的侵蚀中也不得不弯下腰。

格但斯克博物馆 波兰

图源:ins@ nowemuzeum.pl

在波兰格但斯克的空旷广场上,一座倾斜45度的建筑用红色的身躯向大众昭告过去的历史。这是一处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空间,也是承载记忆的空间。建筑团队表示,这个像雕塑般的设计,可以比拟作堡垒、障碍物、残破的房子或是燃料库,夜晚亮起灯来,更状似燃烧中的蜡烛。

高达4.5米的博物馆包裹在砖红色的水泥板中,简约的建筑线条却散发出庄严的历史气息。它象征着征战浴血的建筑造型,隐喻了城市的过往,也让前来的参观者随建筑设计逐步走进过去的历史氛围。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