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而且也是一种投资选择。近年来,房价却没有一如既往的一路飙升,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比如河南郑州的一个楼盘推出了特价房,15天之内降价的幅度超过30%。 因此业主们纷纷找上房地产商,要求给他们弥补差价。居民们的这一个要求是否合理?他们最终是否能够如愿拿到赔偿? 一、 房价下跌 在20年之前,手里能有十几、二十万就可以全款购入一套商品房。现在国内房价连年上涨,这么多钱只能用来支付首付,甚至都不够买。在我国人们特别注重安居乐业,安居就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尤其是年轻人,买房是结婚的必要条件,高企的房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结婚率和生育率,加剧了人口危机。 为了能够正确引导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管控天价房价。政府方面多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通过房产税政策加大了炒房的成本。到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有了明显的降温,部分地区房价也开始出现下跌趋势。 对于需要买房子的家庭来说,房价下降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是一件好事。在另一方面,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却是不利的。房子不能再用来炒,投资群体逐渐流失,建筑材料价格却不降反增,房屋建设成本由此增加,难以避免出现烂尾的情况。除此之外,在二手房市场中,消费情况也并不乐观,房价的下跌让人们更加愿意买新房而不是二手房,导致许多炒房客收入出现损失。 相关网站发布了今年一季度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报告,主要反应出二手房市场的信息,有一些数据值得我们注意。2022年一季度中,有45个城市的二手房房价出现上涨,55个城市的二手房房价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百城房价增长幅度达到0.45%,而2021年一季度上涨0.27%,可见二手房市场正在逐步向好发展。 在看到房价下降的情况之后,有买房需求的人打算等一等,等到房价跌到更低甚至“白菜价”的时候再买。事实上房价是不可能跌到白菜价的,房价下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能够尽早买房还是比较合理的。 之所以房价不会下降到过低,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对我国的整体经济有极大的影响力,一旦房价暴跌会导致市场混乱,甚至引起大量的破产和失业。从长期来看,房价只会稳中上涨或者出现小幅度下降,不会下降到人们期望的白菜价。 二、 业主不满 郑州的某个楼盘推出了特价房,在短短的15天之内就降价了30%。对于已经购入房屋的业主来说,无疑于资产发生了30%的缩水。后来买房者,显然是以更低的价格购入房屋,这样对比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不少业主为了能挽回自己的损失,直接找到售楼处的工作人员希望能够得到差价补贴。 类似的问题在武汉一个楼盘,也出现了同类情况,业主们到售楼处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抗议。面对这样的事件,开发商报了警,并以带头闹事的理由,处罚了带头的业主,并对一同参与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可以想象到,尽管业主们心中多有愤懑,他们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被满足的。 三、 诉求合理吗? 放下情绪,我们从客观的立场上来分析这件事情,业主要求弥补差价的这种诉求是否合理?在买房子的时候,业主和房地产商签订合同之后,就意味着房子的价值变化将完全由业主来承担。换句话说,不论买房之后房价上涨或下跌,带来的房屋增值和贬低都是业主独自承担的。 现在房子降价之后业主遭受损失,就要求房地产商对他们进行弥补,房价继续上涨,业主们所得到的增值是否也会和房地产商一同分享?答案当然是不会,房价下跌造成损失要求房地产商来弥补差价的这一要求并不合理,面对损失业主只能自己承担。 房屋投资本来就是有风险的,可能会获得增值,也要有遭受损失的心理预期。现在的情况来说,房屋投资的风险是比较大的。我们应该调整观念,把房子当作普通的商品来看待,能够满足我们的住房需求就不是损失。 现在房屋贬值只是刚刚开始,未来房价还会出现持续下跌。我们也不需要对房地产市场持有过度的悲观预期。国家考虑到整个经济的平稳发展,不会允许出现房价暴跌,如政府此前也曾出台过“限跌令”,以此来保证房价不会出现过大幅度的下降。 从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来看,北京、上海、广州等繁华都市的房价几乎不会下跌。许多年轻人在毕业之后选择进入大城市工作,对于房屋的需求量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房价只能稳中上涨。 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未来五年一线城市的房价会下跌到2万元以内,二线城市的房价会下降到8000元以内。如事实上真的会这样,对于去北上广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能更好地工作的生活。 不论涨或跌,央媒对于房屋价格已经多次发文定调,稳定才是最理想的状态。对于楼市的限价、限购、限售等调控政策我们要看到背后求稳的目的,按照现在较小的下降幅度,再加上通货膨胀的作用,几年之后房价也能达到有明显下降的效果。 总结 未来房价的总体走势还是以稳定为主,即使会下降,也不会出现很大的跌幅。对于已经购买了房屋的业主来说,不需要太过担心自己的资产会有多大损失。对还没有买房的人来说,未来房价也不会有巨大的上涨,只要有能力购买,也不失为良好的实际。 总之只要能够坚持,房子是住,而不是炒原则,房价最终一定会回到合理的范围,房子的投资属性将逐渐减弱,最终回归到居住属性。最后想问问大家,您认为理想的房价是多少? |
在近日举行的老港镇农民集中归并安置点项目开工仪式上,首
活动现场。秦淮区建设局供图 4月26日,“宜居选秦淮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