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中房报图库 长三角新房房价上涨城市增多,上海、合肥、宁波、杭州、徐州、扬州、宁波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上海、合肥领涨,涨幅位居70城首位。 徐凡淋/发自上海 多个城市新房市场转正回升,长三角楼市率先复苏。 2月16日,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 1月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0%,同比涨幅为-2.3%,为2022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止跌现象,也是12个月以来首次止跌。1月全国70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3%,同比涨幅为-0.38%,房价指数环比跌幅态势有所遏制,与新房走势类似。 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增加。数据显示,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房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36个和13个,较去年12月分别增加21个和6个,新房价格涨幅居前五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合肥、宁波、成都、湛江。这之中,排名前三的城市均位于长三角区域,也体现长三角新房市场修复与回升动力强劲,楼市回暖趋势明显。 长三角区域10个入选城市中,1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城市从去年12月的5个上升为7个,上海、合肥、宁波、杭州、徐州、扬州、南京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中,上海、合肥领涨,涨幅为0.7%,位居70城之首;其次,宁波上涨0.6%,杭州与扬州分别上涨0.4%。 二手房房价指数,1月长三角二手房上涨城市从去年12月的2个上升为4个,上海、南京、宁波、徐州,分别上涨0.4%、0.5%、0.2%。0.1%。其中,上海、南京二手价格去年10月开始连续3个月下跌后,今年1月再度转正回升;徐州二手房价格坚挺,在多城楼市二手房价格下调的背景下,仍能实现去年10月开始连续4个月小幅微涨;宁波二手房价格也出现连续2个月小幅微涨;杭州、扬州、无锡、合肥几个城市二手房价格跌幅缩窄。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1月数据最大亮点,一二线城市已经止跌,三线城市小幅下跌,从2023年较好的楼市环境和近期观察到的市场情绪,金融16条以后,房地产市场基础趋稳,房价复苏条件较好,数据进一步体现房地产市场向好趋稳导向,预计后续房价止跌转正趋势会更明显。 以上海为例,1月上海新房房价涨幅第一备受关注。很大原因由于上海部分热门板块一二手房存在倒挂价差,上海新房市场其实一直不缺人气。春节假期后,上海多个新盘售楼处、样板房人气回暖,看房客户甚至要排队进入样板房。 即使是上海郊环外的新盘,在春节前加推的楼盘,去化速度也在明显加快,以奉贤区宝龙广场为例,该项目位于奉贤港坤路与港佳路交会处以南,属临港新片区中部,年前推出174套房源,开盘去化不到20%。 “看房客比年前多很多,现在每周来访客户有200~300组。”2月17日,宝龙广场销售经理王龙告诉记者,小区总共963户,目前所剩房源不多,每天都在减少,并不是每栋都有房源。 “现在已是价格触底阶段,买房置换最好的时候,少量业主报价比年前略高。”上海中原地产一门店经理表示,上海标杆豪宅的二手房还处于挤泡沫的阶段,随着二手房成交量增加,二手房价格也会止跌。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最近一周(2月6日~12日)上海新房成交1654套,比前一周翻番。 上海链家数据也显示,2月前两周,上海链家门店成交量较此前增长50%~60%,带看量增长30%~40%。 “尽管上海环比涨幅在一线城市领先,但1月更多是受结构性影响,高端楼盘开盘成交较多,能否持续,还需要观察。”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1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96.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1%,1月首周成交面积超35万平方米,此后逐渐走低,最后一周受春节长假影响,并没有出现翘尾效应。 此外,长三角城市中,多个城市楼盘看房客增多,成交量上升,环沪城市苏州部分新盘率先取消折扣优惠,南京亦有多个楼盘收回折扣优惠。上海、南通部分二手房从之前的销售价格下调转为上调售价,长三角楼市回升势头明显。 “春节后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城市楼市回暖,主要受需求端政策变化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影响。”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认为,首先,政策层面,需求端降低房贷利率,人才购房资格优化,契税优惠等;供给端针对房企暴雷融资,纾困政策等有利于需求释放。疫情防控优化后,此前以及春节期间被积压的购房需求得以释放。 “1月上海新房房价指数排名第一,充分说明大城市在本轮楼市复苏中的地位和角色,具有积极的信号意义,也说明类似上海等城市基本面较好城市,房价有率先复苏动力。”严跃进认为,本轮楼市中,高能级城市或重点一二线城市表现较好,客观上对于引导市场预期,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等有积极作用,目前市场有回暖动力,但不属过热。 |
在近日举行的老港镇农民集中归并安置点项目开工仪式上,首
活动现场。秦淮区建设局供图 4月26日,“宜居选秦淮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