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姜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消费,大概是今年以来被提及最多的词之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工作任务,也是今年“消费提振年”重头戏——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突出要义。 在此背景下,4月12日,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专家们展开了一场关于“消费怎么看和怎么办”的讨论。潮新闻记者观察到,对于房地产这个消费品,与会的两位专家给出了一致的观点——房地产政策需要调整。 “建议放松住房限购措施”,这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给出的观点,“适当降低按揭贷款利率和首付比,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为何给出这样的观点? 首先,是基于今年以来的情况分析。“居住类等耐用消费品零售仍有下降,表明恢复和扩大消费仍需改善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王一鸣认为,三年疫情冲击,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受损较为严重,居民的消费行为更为谨慎,储蓄意愿仍然较强。 根据公开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住户存款增加近七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而根据人民银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趋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仍占61.8%,创我国有统计以来的新高,恢复和扩大消费仍有待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 居住类商品消费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包括家用电器、家具、装修等,在消费中占比接近10%。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持续回落。根据数据,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明显改善,降幅分别较2022年大幅收窄4.3和20.7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状态。居住类商品消费持续走弱,恢复和扩大居住类商品消费仍有待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 其次,这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支撑。“要放松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的限制性措施。”王一鸣认为,中国有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性最强的中高收入群体,这部分人是购房买车、教育医疗、休闲旅游等中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的主力军,是引领消费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对扩大消费的支撑作用最强。 “把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好转,并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王一鸣说。 讨论现场 与会的另外一位专家,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认为,“应该取消一些对住房的限制。” 肖耿向潮新闻记者表示,房地产的一些政策需要调整,“只有真正市场化的房地产市场,才能促进所谓房地产的消费”。 肖耿拿他熟悉的香港和深圳情况举例。“香港的房地产市场经过了这三年动荡,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为什么?因为它是市场化的,价格是放开的,关注的是空置率。”而肖耿观察,与三四线城市不同,目前中国一线城市,比如深圳的居住楼房数量还不能满足人民购房需求,但办公楼存在剩余现象。 潮新闻记者姜倩采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 肖耿认为,房地产市场目前存在很多限购,这可能引起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会限制中产阶级去投资来稳定未来的房价。“所以我觉得宏观经济政策需要配合,才能够使消费真正能有一个明显拐点。” 按照肖耿的理论逻辑,消费是老百姓的事,由收入和财富决定,而政府很难影响老百姓的消费,但是政府可以影响收入。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
在近日举行的老港镇农民集中归并安置点项目开工仪式上,首
活动现场。秦淮区建设局供图 4月26日,“宜居选秦淮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