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建设正酣。 10月1日一早,伴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贵安新区人工智能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该项目1号楼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这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个月。 贵安新区人工智能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封顶完成的1号楼。 这座旨在为贵安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筑巢引凤”的重要配套工程,自此巍然屹立,开启了项目建设的新篇章。 从脚下生根到向上生长,该项目跑出了令人惊叹的“贵安速度”。 回顾6月初,项目现场的6栋单体建筑逐一完成“正负零”节点目标。短短三个多月后,首栋单体便拔地而起,实现顺利封顶,为后续室内外装饰及配套设施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期盼在此安居乐业的各方人才带来了触手可及的希望。 “项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上‘生长’。”在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赵明明难掩喜悦之情。他指向已封顶的1号楼说道,“首栋单体提前一个月封顶,不仅体现了我们的攻坚能力,更兑现了我们对贵安新区人才引进工作的庄严承诺。” 此次封顶的1号楼,不仅是速度的体现,更是建筑科技与绿色理念的结晶。 贵安新区人工智能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封顶完成的1号楼。 项目总工程师李总介绍,1号楼全面采用了先进的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与装配式建筑工艺。“可以说,我们是在‘工厂造部件,现场搭房子’。”李总进一步解释道,“楼体内使用的每一块叠合板,其尺寸、预留孔洞位置等都经过了精密的技术深化设计,在工厂里进行标准化预制,运到现场后进行毫米级的精准拼装。这背后,是设计、生产、施工全链条的无缝衔接与精密协同。” 这种高效、环保的建造模式,正是贵州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该项目地上结构大量采用了叠合板、ALC轻质隔墙条板等装配式建材,项目整体装配率已超过60%。 效益立竿见影。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显著减少,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施工噪音大幅降低,周边环境更加友好。而更为关键的是,工期被大大压缩,建设效率显著提升。 贵安新区人工智能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封顶完成的1号楼。 得益于材料供应充足、人员配备齐整、工作面全面铺开所形成的顺畅流水作业,该项目施工节奏十分稳定,达到了平均5至6天完成一个标准层的建设速度。这种高效、精准的推进,确保了首栋单体的提前封顶,也为整个项目按期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这里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所,更是人才汇聚、灵感碰撞的社区,将为贵安新区打造数字经济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安居”动力。一个“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生态,正在这片热土上加速形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丁亚 编辑 张开学 二审 金忠秀 三审 王鲁铨 |
10月1日,2025年“品质好房 金秋焕新”西宁金秋房博会在中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磊 詹慧雯 制图 蓝鋆滋 南星桥和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