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伟芬 通讯员 姚虹 从象山人家的第一碗邻里凉茶,到山畔晟庭的璀璨灯火;从一碗暖心的重阳节长寿面,到一场精彩的邻里节文艺汇演,杭州安居集团(以下简称安居集团)“幸福安居·邻里节”主题月活动,历时近一个月后圆满收官。 11月14日晚上,随着本次邻里节的收官之作——“幸福安居・邻里节”文艺汇演正式启幕,山畔晟庭公租房小区的活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活动由安居集团、杭州市住保中心联合主办,多家单位协办,住户共同参演。 演出开始前,广场成了充满烟火气的“幸福小集市”。糖画、指尖编织、巧手面塑等摊位前围满了住户,孩子们的欢笑、邻里间的交谈构成一幅其乐融融的社区画卷。 “从象山人家到康晓人家,从西溪人家到翠翎公寓,再到今天的山畔晟庭,‘幸福安居号’走过5个小区,就是想通过一场场活动,让大家在公租房里住得舒心、玩得开心,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居集团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 为了激励广大住户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参与”,活动现场还同步启动了“党建联建・星级家庭评选”,创新推出“安居佳”积分机制。今后,公租房住户可通过线上缴费、参与志愿服务、遵守文明公约等多种方式累积积分,既可兑换实用生活礼品,更有机会获评星级家庭,期待更多住户一同投身社区建设,携手打造文明和谐家园。 随后,公租房小区住户代表、社区代表、志愿者代表,以及安居租赁集团、安居服务集团代表共同登台,联合发布《公租房文明倡议书》。“小区是咱们共同的家,维护好环境、参与些志愿服务,既是责任,也让自己住得更舒心。”一位住户代表在发言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各方代表郑重承诺,将携手并肩、同心同行,用心守护和美家园。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幸福安居号”在沿途的每一站都留下了独特的温情印记—— 在象山人家,钱大伯和童阿姨作为住户志愿者,将一碗碗解燥的凉茶递给邻居,以自身行动诠释了“邻里互助”的深刻内涵。 在康晓人家,恰逢重阳,“金桂送暖行”活动为独居老人摄影留念,留存美好时光,而一碗碗由安居集团工作人员亲手擀制的长寿面,更是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融入日常关怀。 无论是西溪人家与翠翎公寓的便民服务市集、政策宣讲,还是贯穿全程的照片打印、漆扇制作、理发、修鞋等,“幸福安居号”始终以住户需求为原点,将贴心服务与丰富活动精准送达。 据统计,此次在5个公租房小区开展的活动已服务超2000名住户,真正让“幸福安居”从一个美好的品牌愿景,化作邻里间一句问候、一次帮助的真切体验。 此外,为了构建公租房“共建共管”新格局,安居集团会同市住保中心、属地街道社区建立 “小安”议事平台,聚焦“一老一小一新”,利用各类空间打造了如翠翎公寓“幸福·邻里食堂”、蒋村西溪人家“安居诚享友邻社”等范例,为市本级公租房小区治理掀开崭新篇章。截至10月底,安居集团在管公租房房源已达6.48万套,管辖项目203个,为数以万计的家庭和新市民提供了安稳的居所。 “安居集团的职责远不止于物理空间的供给与维护,我们的角色正在向着‘生活服务商’与‘社区共建者’角色不断深化转型。”安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杭州市本级公租房运营管理单位,市安居集团始终肩负着“努力让每位新老杭州人都能住有宜居”的企业使命,将“住房保障”镌刻于企业发展基因中。 正如此次“幸福安居·邻里节”的顺利举行,标志着市安居集团的运营重心正从硬件设施的“硬保障”延伸至社区文化与邻里关系的“软环境”营造,践行着“努力让每位新老杭州人都能住有宜居”的企业使命,致力于让更多保障房社区成为充满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家园,全力朝着成为国内住房保障服务品牌的引领者奋进。 (图片来源 杭州市安居集团) |
日前,航头镇航南社区航东鹤鸣等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启
1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10月份国民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