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3月28日,当二十五沓百元红钞票摆在双方面前、十几条喜棉被拉到调解现场,人群中响起阵阵的掌声……这是一起婚约彩礼纠纷案的财产交接现场。扶沟县人民法院以“法度”释法、以“温度”明理,给案件当事人和现场群众上了一次生动的普法教育课。 据介绍,李某与栾某系高中同学,2021年两人通过微信联系最终确立恋爱关系,男女双方按照农村习俗举行了订婚仪式。栾某及其父母向李某索要订婚彩礼、结婚彩礼及其他各项费用合计307800元,李某的父母为了让儿子尽快完婚,给付了对方各项彩礼费用。后来,李某与栾某在外打工相处期间,因双方性格不合而分手,李某联系不上栾某,相关彩礼款项的退还事宜双方也协商未果,李某最终一纸诉状递交给法院。 受理该案后,扶沟县人民法院家事法庭庭长范娜娜通过仔细阅卷和电话沟通,了解到双方关于退还的彩礼数额分歧较大,且婚姻彩礼纠纷是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遂决定运用“法度+温度”工作法来调解该案。 调解过程中,法官先为当事人详细解读了《民法典》和2024年2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从法律层面让当事人认识到彩礼是否退还的界限和内容。然后从情、理两个方面抚慰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并综合考虑双方婚姻存续时间、婚嫁习俗、彩礼数额与使用情况等因素,提出返还彩礼的参考性意见。 经过耐心释法明理,被告当庭返还原告彩礼现金25万元,原告返还被告的陪嫁物品。案结事了,既解了当事人的“法结”,又解了当事人的“心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
近日,一场独具特色的婚礼在萧县刘套镇温馨举行。这场婚礼
半岛网4月27日讯(记者 王苗)4月27日,阳光明媚,海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