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连日来,西咸新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精心组织“我们的节日·七夕”系列活动,从模范夫妻分享幸福故事到青少年体验传统雅趣,再到婚俗新风倡导,多彩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暖心互动,唤醒了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更大力倡导了文明婚恋观,让爱与责任温情流淌。 高庄镇山西庄村实践站开展的“讲幸福故事 晒幸福回忆”主题活动,邀请村内8对模范夫妻参与。活动通过生动讲解“穿针乞巧”等多项传统习俗,唤醒村民对节日文化的认知;随后播放夫妻日常温情影片,平淡画面引发共鸣。2户“文明家庭”代表登台分享婚姻故事,“遇事多包容”“携手共分担”等朴实体会传递出家庭和睦秘诀。活动尾声,志愿者为每一对夫妻拍摄合影,定格甜蜜瞬间,现场爱意满满,让这个七夕充满别样温情。 窑店街道秦苑七路社区实践站举办婚俗改革倡新风“微课堂”。志愿者围绕古代婚俗与现代法律的共通之处,深入解读先秦时期“问名”习俗,强调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禁止近亲结婚条款的一脉相承。活动中,居民针对“高价彩礼”现象展开讨论,志愿者结合古今案例剖析陋习危害,倡导“重责任、崇节俭”新风。志愿者还通过真实调解案例分享,引导参与居民学习践行换位思考、平等尊重、沟通包容的现代婚姻原则。 上林街道金湾社区实践站发起“破彩礼旧俗,树婚恋新风”行动,通过多渠道宣传反对高额彩礼。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彩页,张贴海报揭示彩礼弊端,同时在线上推送短视频解读正确婚恋观,并以社区新人摒弃高额彩礼,以简约仪式步入婚姻,将精力投入未来规划的典型做法为例,向居民倡导婚俗新风,强调:“真正的幸福源于爱情与支持,而非金钱堆砌。” 上林街道奥园东区社区实践站“七夕寻雅趣,青春话传统”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重拾节日本源。开场“七夕小问答”引发抢答热潮;“浮针验巧”体验环节中,孩子们屏息凝神将绣花针浮于水面,传递耐心与专注的价值;传统手作活动将氛围推向高潮,孩子们通过剪、染、捏等工艺制作形态各异的手工花。一位孩子兴奋地说:“现在才知道,七夕有这么多好玩的传统!”活动以互动体验让文化内涵“活”起来。 上林街道阳光城社区实践站创新采用“移动办公桌”搭建宣传阵地,开展“爱在七夕话文明 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志愿者发放《文明婚俗倡议书》,结合七夕“忠贞相守”寓意,面对面向居民讲解抵制高额彩礼、盲目攀比等陋习的核心内涵。一位居民称赞:“志愿者用家常话讲清了移风易俗大道理,让我们看到简约婚礼同样温馨。” 上林街道上林南路社区实践站开展健康婚恋观宣传活动,分享了社区老党员从柴米油盐到相濡以沫的婚姻故事,生动传递“爱情是理解与包容”的价值观。活动聚焦“少计较多体谅”的相处原则,强调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基石作用,引导居民回归爱情本真、重视长久责任。 正阳街道秦韵佳苑社区实践站开展七夕主题摄影活动,志愿者化身“记录者”,用手机镜头捕捉居民专属浪漫。镜头里,有入户探访时老人翻看旧相册回忆生活点滴的温情时刻,有服务窗口夫妻收到七夕卡片时的惊喜暖意,有雨中广场老年夫妻相携漫步的默契。每张照片都满含生活温度。居民反馈热烈:“这照片拍得真暖心!”活动以细腻视角拉近了与居民距离。 上林街道三里桥社区实践站联合摄影机构推出“光影定格爱”公益活动,免费为老年夫妻打印照片并送上门。活动通过微信群征集,志愿者精心调整尺寸打印并分组送达。李大爷收到全家福时激动地说道:“这张照片记录了孙子成长和我们的幸福,谢谢实践站让美好瞬间触手可及。”活动累计为20余户居民提供了服务,以纸质照片重温“爱”的旅程。 这些缤纷活动如鹊桥连心,让传统韵味与现代新风温暖交融。下一步,西咸新区将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更多创新实践,推动文明新风润泽万家。 |
为积极响应青年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精准对接其婚恋交友
8月29日七夕节,旅行博主@崔璨Cecilia 在社交平台官宣与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