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道:万病皆从心生。 人活一世,修心一生,心绪不好,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 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世间最好的养生,不是求医问药,而是修一颗慈悲之心。 01 有慈悲之心,人会变得宽和 《省心录》里有一句:“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大气之人,内心宽和,遇事豁达,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容常人所不能容。 春秋时期,秦国发生旱灾,秦穆公亲自外出视察灾情。 途中马车坏了,秦穆公的爱马脱缰跑丢了。 秦穆公很焦急,亲自带人寻找,却发现那匹马被岐山下三百多个老百姓偷偷宰杀吃掉了。 官吏追捕到他们,打算严加惩处。 秦穆公却说:“不要因为一匹已经死去的马,去伤害人。听说吃了马肉不喝酒,对身体会有害。”于是他不仅释放了那些人,还下令给他们赏酒喝。 后来,秦国和晋国在韩原交战,秦穆公的战车陷人重围。 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岐山下的那三百多个老百姓突然冲出来,纷纷拿着武器,为秦穆公拼死作战,秦穆公最终得以脱险。 《菜根谭》中说:“遇事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心宽路自宽,心善福自来。 为人处世,与其愤懑郁结看不开,不如选择宽和,修一颗慈悲之心。 02 有慈悲之心,人会变得知足 《华严经》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从心想生。” 万法皆由心生,心有慈悲,自然懂得适可而止。 明朝有位叫胡九韶的人,家境贫寒,仅仅可以衣食温饱。 但他每日都要到门口焚香,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 妻子讥笑:“我们一天三餐都是咸菜,这也谈得上是清福?” 胡九韶满足地说:“我们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祸乱。 而且全家人都有饭吃,有衣穿,不会挨饿受冻。 家里也没有病人,也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么?” 温饱无忧是幸事,无病无灾是福泽。 柏拉图说过:“快乐和痛苦从来不会同时降临到一个人身上,但是如果你追求它们中的某一个并且有所体验,你几乎总是不得不体验到另一个,它们就像受同一个大脑指挥的两个躯体一样。” 人生没有圆满的幸福,但有知足的快乐。 为人处世,知足者,方能得自在,享安乐。 ▽ 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云:“常其宽泰自居,恬惔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 心怀慈悲之人,宽容仁厚,知足常乐,人生定然福寿安康。 在浮躁纷乱的生活中,保持一颗慈悲之心,才是养生最好的灵丹妙药。 |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近日,财经调查栏目组接到消费者
耀百岁中医养生平台与上海隽生中医药研究中心达成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