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不会?”“别理他,太烦人了。”你是否曾对身边老人说出过这样的话语。 随着年龄增长,部分老年人认知功能和自理能力下降,不少缺乏耐心的人可能会因此施加行为或语言上的暴力,对老人造成伤害。此外,还有部分老人长期遭受家庭冷暴力。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常见的家庭暴力可分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章瑜表示,相较于直接的身体暴力,老年人遭遇的语言和态度上的冷暴力较隐蔽,也更为常见。章瑜提醒,家庭冷暴力容易引发老人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加老年人孤独感和无助感,让他们认为自己对家庭没有帮助,对未来失去信心,造成负面情绪恶性循环,引发或加重生理疾病。 章瑜表示,内心脆弱、敏感、更有牺牲精神的老年人更易遭受家庭冷暴力,他们不善表达,有时甚至会将遭遇冷暴力的原因归咎自身,引发更大的负面情绪。 面对冷暴力,老年人该如何应对?章瑜建议,老年人首先要稳定住自己的情绪,激烈对抗不可取。其次,积极沟通很重要,如果担心当面沟通激化矛盾,可以通过写纸条、发信息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家庭成员来说,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是否无意间对老人造成伤害。其次,密切关注老人心理状态,如出现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章瑜提醒,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一向温和的老人突然变得脾气暴躁,成为施暴者,这提示有可能患上某些疾病。 甲亢、阿尔茨海默病、心脑血管疾病、血糖不稳定、铁元素和锌元素严重缺失,以及其它心理疾病都有可能让老人性格大变,产生暴力倾向。章瑜表示,家人一旦发现异常,应第一时间带老人到正规医院就诊,及时排除疾病隐患。 |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近日,财经调查栏目组接到消费者
耀百岁中医养生平台与上海隽生中医药研究中心达成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