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临近,正值春夏交替的立夏前后,中医讲究“顺时养生”,此时节是阳气生发的重要转折点。节气变动下的气温升高、昼长夜短,常常让人感到身心倦怠、食欲不振,甚至出现情绪烦躁、湿热内蕴等“节假日综合征”。对此,鹤颜堂资深中医讲师苏子老师特别提醒:五一小长假,既是放松的机会,更是顺势调养、打好夏季身体基础的重要节点。 苏子老师指出,立夏前后,人体阳气向外浮散,脾胃功能相对薄弱,若长时间熬夜、暴饮暴食或在高温下剧烈运动,不仅容易引发疲劳、湿困、肝火上升等亚健康状态,更可能为夏季疾病埋下隐患。她强调,“假期不是透支健康的理由,而是恢复阳气、调和脏腑的最佳时机。”基于多年教学与临床经验,苏子老师提出三大“五一节气养生法则”:养心气、护脾胃、通经络。 首先是“养心气”,即顺应春夏之交阳气渐盛、心神活跃的节气规律。建议大家在假期中早睡早起,保持内心宁静,可通过静坐、深呼吸、散步等方式稳定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伤及心气;其次为“护脾胃”,饮食上应避免过冷、油腻、辛辣食物,可多吃红小豆、薏米、山药等健脾祛湿之品,也可选择鹤颜堂经典推荐的“莲子百合汤”、“参苓粥”等温和调养方,以扶助中气、安稳肠胃;第三点“通经络”,建议适当做八段锦、拍打养生操或进行早晚轻运动,借助阳光、自然之力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免疫与代谢能力。 “顺节气而调,健康自然来。”苏子老师始终倡导“未病先防、治未病”的理念,呼吁大家借五一小长假之机,不仅让身体放个假,更给健康补一课。在鹤颜堂长期推广的“节气健康课”中,苏子老师带领数十万家庭从基础饮食到日常作息掌握中医调养的真谛,让传统智慧真正落地到现代人的生活节律中。她也特别提醒:不妨趁此节气,静心读书、亲近自然、合理进补,让五一假期不止是旅行或娱乐,更是身心平衡、健康蓄能的关键节点。 |
健康,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关键标志,在“健康中国”
5月8日,上海市第五届健康消费节第二季度系列活动启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