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视频 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谢素姣 秦璐 5月5日,初夏的序幕正式拉开。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大地虽已入夏,但地气尚未完全充盈饱满,阳气与阴气开始相互交织、此消彼长。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欧降红提醒,在这一时节,阳气逐渐旺盛,万物生长繁茂,人体气血运行也由春生转向夏长。因此,立夏时节的养生之道,关键在于把握“渐”字诀,着重调养心神、护养阳气。 立夏时节“外热内虚”的时令特点 立夏之后,季节更迭,全国气候呈现“南北分温”的态势。岭南地区湿热氤氲,空气黏腻闷热;江北地区燥气初显,昼夜温差大。长沙地处华中,兼具南北气候过渡特性,此时湿气渐长、暑热初萌,时而细雨绵绵、空气潮润,时而气温攀升、闷热感初现。 面对这样的气候,欧降红提醒,立夏时节需警惕三大健康隐患:其一,心阳耗散,因昼长夜短易扰动心神,导致心悸多梦、血压波动;其二,湿困脾胃,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影响脾胃运化,出现脘腹胀满、肢体困重;其三,寒邪内伏,气温变化大,骤冷骤热易致卫表不固,诱发关节痹痛、胃肠痉挛。 针对这些隐患,欧降红建议,养生应遵循“三防”原则:防大汗伤阳、防贪凉损卫、防郁怒耗心。具体来说,午间阳光强烈时,应避免长时间暴晒,以免大汗淋漓损伤阳气;夜间忌露宿,以防寒邪侵袭;同时,汗出后及时拭干,避免湿气滞留体内。 立夏时节“四维养生”指南 欧降红指出,立夏时节的养生需关注起居、导引、情志、饮食四个维度,通过顺应时节的调养方法,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维持身心健康。 1、起居有常,顺阳而动 立夏后遵循“夜卧早起”的原则,建议亥时(21-23点)入睡,卯时(5-7点)起床,以顺应阳气升发。午间可小憩15-30分钟,即“子午觉”,以养心神。衣着应选择透气棉麻材质,注意腰腹保暖,避免贪凉。 2、导引有度,适度升阳 立夏后气温升高,运动宜选择散步、慢跑、瑜伽、游泳等低强度项目,以不感到疲惫为宜,减轻心脏负担。 推荐晨练“养心功”:①平气式,双脚分开,掌心相叠按于膻中穴,深缓呼吸9次;②通络式,双臂如鸟展翅,配合脚跟起落21次。运动后可饮淡竹叶茶,避免用冷水冲凉。 3、情志有节,修心养性 立夏后天气渐热,易使人烦躁,需注重情志调养。建议践行“三调”法:①调息:采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憋气7秒、呼气8秒),反复进行以平复情绪;②调心:通过正念冥想保持内心平静;③调神:通过书画等活动陶冶性情。遇事时牢记《养生论》中的“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保持心境从容。 4、饮食有方,清补祛湿 立夏饮食应以清补为主,兼顾祛湿。遵循“增苦减咸”原则,多食用苦瓜、莴笋等清心泻火的食物,减少咸鱼、腊肉等咸味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体内湿气。 推荐夏季养生食谱 海带冬瓜薏仁汤 原料:海带20克,冬瓜200克,薏苡仁30克,蜂蜜30毫升。 做法:海带放入清水中浸泡后洗净切成细条状;冬瓜洗净切成小块,与掏净的薏苡仁同入砂锅,加水煮至薏苡仁熟烂,调入海带条、蜂蜜拌匀,文火煨煮至沸即可。 海带冬瓜薏仁汤兼具清补之效:海带含碘与褐藻酸钾,可调节钠钾平衡、辅助降胆固醇;冬瓜富维生素C及钾元素,利水不伤阴;薏仁含膳食纤维及薏仁酯,兼具健脾与调节血脂之功。 |
5月5日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所谓“立”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3日电 (潘沁文 詹美梦倩)为严厉打击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