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岐黄之术”是中华医学的瑰宝,历经数千年传承与发展,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保健理念。从银针、中药到推拿按摩再到艾灸拔罐等疗法,每一项中医技艺都源远流长。 为推动中医保健技能人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即日起,由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术传承中心、四川省保健协会、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等联合主办的首届“岐黄杯”中医保健技能大赛正式启动。 据了解,当前大赛正在持续招募决赛协办单位,决赛协办单位的要求包括:在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中医馆、专业学校、服务品牌及相关商协会均可申请。 弘扬工匠精神,激励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 “择一事,终一生。”为了激励更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传承岐黄之术,推动中医技艺的创新与发展,首届“岐黄杯”中医保健技能大赛应运而生。 大赛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青年树立技能报国的信念,走上技能成才之路。据了解,本次大赛面向非医疗机构大健康养生保健行业从业者,选手将通过激烈的初赛选拔,最终进入决赛。 决赛设有三个赛项,分别为:保健按摩师-脊柱按摩赛项、保健按摩师-足部按摩赛项、保健调理师(拔罐、刮痧、艾灸)赛项,每个参赛单位可报三个赛项,或选择报1至2个赛项,每个赛项限报4名选手。比赛将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两个环节。 参赛选手需在2025年5月30日前,将报名表及相关材料提交至组委会办公室邮箱(3219588030@qq.com),并按要求加盖公章。 鼓励传承与创新,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 此次大赛的主题为“岐黄技艺 薪火相传”,将覆盖四川省21个市(州)。为确保赛事的高水平进行,主办方邀请了多名四川中医外治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技术指导团。 技术指导团成员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推拿学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荣获“四川工匠”称号的彭德忠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科研45年的江学勤教授;四川省反射医学协会会长吴云;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馆长田小平;成都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主任朱俊;以及深受患者认可的中医外治技能大师罗振国、沙国林、邹敦华等。 赛事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传统中医技法的盛会,更是一次中医药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大赛将成为展示中医药技艺、激发行业创新活力的重要平台,助力更多中医保健人才脱颖而出,“通过这样的赛事,我们不仅能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能为中医药强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岐黄技艺必将薪火相传,焕发更加耀眼的光彩。” |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5月12日讯(通讯员 何紫薇)5月11
在天然养生领域,蜂胶凭借抗菌消炎、调节免疫等多元功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