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7日,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在广州正佳广场开启!本次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打造一场科学与公众零距离接触的盛宴。其中,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广州市食品检验所在“特殊食品科普宣传”展位举办特殊食品科普宣传活动。为期四天的科普宣传活动以“保健食品辨认清,合理食用护健康”为主题,采用科普知识宣讲、沉浸式互动游戏、权威专家科普讲座直播等多种形式,活动第一天吸引了2000余名市民、青少年及媒体打卡,成为本届广东科普嘉年华人气最高的展位之一。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位设置“知识问答”和“分类大作战”两大互动游戏区,游戏内容涵盖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知识,答对即可赢取丰富多样的小礼品。在“分类大作战”环节,工作人员把4张游戏卡片随机洗牌后递给挑战者,每张卡片正面都印着一款真实在售产品,由挑战者分别投进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普通食品的篮子里。 还不时有市民来到摊位前,了解特殊食品知识,其中,保健食品受到广泛关注。“保健食品是药吗?”有市民提问。“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可以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不是药品。”现场工作人员解答后,向市民发放宣传手册。“可以学习到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特殊食品知识,了解了平时不懂的知识领域。”在展位前的许小姐收好宣传手册后告诉记者。 选购保健食品要慎防中招。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购买保健食品要认准“蓝帽子”,正规保健食品包装上有“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或备案号。同时,消费者可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产品的备案信息或批准文号,若查询不到相关信息,产品可能存在问题,不要轻易购买。此外,保健食品允许的功能声称包括“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等;看到宣称“根治xx病”“快速减肥”“补肾壮阳”等夸张功效的产品,基本可判定为虚假宣传。购买保健食品的正确方式是选择正规的渠道,并注意保留购物凭证、在发现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问题,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梦谦 通讯员:施慧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
9月4日至7日,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
当“食药同源”成为消费行业的热门概念时,诸多细分赛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