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凉燥夹湿”,秋分过后如何养生

新资讯 2025-9-25 14:38 湖南日报 1 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陈安妮


今年923日,正式进入秋分,此后,昼短夜长模式也将正式开启。



一般来说,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但近段时间,受南部沿海台风外围环流影响,湖南大部分地区一改前期的秋燥闷热,迎来阵阵凉风与绵绵细雨,气温明显走低,颇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意味。


气温下降,湿度增加,温燥转为凉燥,形成了凉燥夹湿的独特气候环境。当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表示,这与典型的单纯秋燥有所不同,养生方式也应有所调整。


熊暑霖表示,肺被称为娇脏。肺部直接与口鼻相连,最容易受到邪气病毒的侵害。秋季燥邪严重,最易伤肺。秋分之后,大家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而是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不妨多选用滋阴润燥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梨、山药等。


连日来,湖南大部分地区多有小雨。熊暑霖认为,小雨带来的湿气,会使人感到肢体困重、食欲不振。因此,在润燥的同时,可搭配一些健脾利湿的食材,如薏米、白扁豆、陈皮、茯苓。如果煲汤或煮粥时放入少许,可以更好地帮助身体运化水湿。


早晚温差加大,凉意明显,若不及时添衣,易导致风寒感冒,或引发关节不适。熊暑霖提醒,秋分后可适当食用一些性质平和或微温的滋阴食物,如鸭肉、芝麻、核桃、蜂蜜等,以抵御凉气,补充能量。另外,要避免喝冰饮,吃过于寒凉的瓜果。


做好防寒保暖也至关重要。肚脐(神阙穴)、后背、双脚是易受寒邪侵袭的部位,所以大家在夜间睡觉要盖好被子;雨天出行可穿薄袜,避免赤脚;天气转凉,早晚出门建议备一件薄外套。


在运动出行方面,秋分时节加强耐寒锻炼,不仅以动御燥,还有助于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适应能力,提高冬季抗寒能力。建议选择温和运动,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津液。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使身体微微发热出汗即可。


凉意渐浓,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要经常给肾打打气熊暑霖建议,可在晚上坚持用温水泡脚1530分钟,并加入少许艾叶或生姜,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搓热耳朵能有效补养肾气。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