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金砖国家炎症性肠病联盟国际办公室成立仪式暨炎症性肠病新理念讨论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举办。会上宣布,金砖国家炎症性肠病联盟国际办公室正式落户仁济医院。 本次金砖国家炎症性肠病联盟国际办公室成立仪式暨炎症性肠病新理念讨论会不仅提升了上海市炎症性肠病研究中心团队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同时也通过多学科讨论对临床诊疗中的疑难病例进行了联合讨论,解决了具体的临床问题。 上海市炎症性肠病研究中心主任、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金砖国家炎症性肠病联盟主席冉志华介绍,炎症性肠病(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流的研究观点认为环境、遗传、免疫、感染在ib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该病一般在患者青壮年时即发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是一种严重危害青壮年人群健康的疾病。 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的学术研究和临床诊疗从既往的跟随国外经验逐步发展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诊疗标准,进而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参与国际学术争鸣的喜人景象。同时,由冉志华带领的炎症性肠病多学科研究团队在学术研究和临床诊疗上得到国内外炎症性肠病学术界的认可。 2019年,在国际消化病学前辈、美国专家claudio fiocchi教授,巴西专家flavio steinwur教授和冉志华教授的共同倡议下,金砖国家炎症性肠病联盟(brics ibd consortium)成立,冉志华被推举为该联盟第一任主席。 该联盟涵盖了中国、巴西、南非、俄罗斯、印度5个国家炎症性肠病领域最杰出的学者和临床医生,致力于积极推动与国际著名炎症性肠病团队间的合作,在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临床和教育领域已获成效。经过2年多的努力,经金砖国家炎症性肠病联盟理事会同意,该联盟国际办公室的永久地址落户于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沈骏担任联盟国际办公室主任,这是上海医学国际交流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仁济医院炎症性肠病领域的国际化工作有了扎实的平台,彰显了仁济医院炎症性肠病多学科研究团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杨子 文字编辑:顾泳 |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贵医附院贵安院区)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肖海燕杨颖)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