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暴发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至今时间已过去了整整20年。“从2003年需要花数月时间鉴定非典冠状病毒,到2020年仅用数天时间公布新冠病毒的全基因序列,体现了诊断技术的日新月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艾静文说。 艾静文 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比如,感染性疾病临床防控还存在功能设置及流程部分缺乏、数据管理分析能力不均匀、基层专业培训与教育薄弱等。建立基于医院网络的感染性疾病原实时监测体系,作为疫情警报的强有力补充就显得极为必要。 3月31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安诊断”)在上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临床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并邀请30多家医院作为网络实验室首批核心单位,携手推进临床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体系建设,提高传染病预测预警及防控能力。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基于医院系统的病原体监测 疫情早期防控和救治更有效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与迪安诊断董事长陈海斌代表双方签约,并为临床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共建实验室揭牌。 共建实验室揭牌仪式 依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领先的综合优势,以及迪安诊断的全覆盖产业平台及业务网络,双方后续还将开展微生物与感染网络临床研究、多中心科研,联合孵化多元的传染病检测技术,促成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公共卫生防控体系。为了合理制定适合后疫情时代的传染病病原监测计划,此项目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牵头,在全国遴选区域代表性监测医院。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30多家医院成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临床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首批核心医院。 “此次发起网络实验室建设,旨在共同推动感染病领域的临床技术进步和学术科研提升,希望能专业互补、各尽其力,助力提升我国的传染病疫情应对水平。未来,基于医院系统的病原体监测数据库、病例库和样本库,结合预测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疫情的早期防控和救治将得到有力的应对。”张文宏表示。 张文宏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伟炳教授表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以科研为基础,而监测数据是研究的起点。“在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尤其是在传染病危险因素这个节点上,需要建立多系统、多部门、多层级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及平台,从而提升传染病预警的敏感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我国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优势。” 物流配送平台触达乡村医院 迪安诊断助力三级预警体系建设 作为此次战略合作的双方牵头人,张文宏与陈海斌两人是浙江老乡。巧合的是,两人都是1969年出生,1987年同年到上海读大学,前者进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后者上海理工大学,毕业后两人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五年前,因为一款丙肝新药,两人有了第一次见面。乡情、缘分,加上彼此欣赏,两人谈得颇为投机,之后也有了更多交流和业务探讨的机会。 陈海斌告诉潮新闻记者,对于此次战略合作,其实双方已经策划了比较长时间。“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我们就在对接,怎样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传染病三级预警体系,不仅是对新冠的检测、预判,也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不明原因发热等做好预警。”张文宏是传染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其在抗疫期间的表现以及对新冠疫情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由他作为学科带头人来牵头做这件事是最合适不过了。 陈海斌告诉记者,三级预警体系建设中,最难的是下面两级。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的预警体系建设,既需要国家和政府部门持续的支持、投入,也需要像迪安这样拥有专业的物流平台、专业实验室的第三方机构参与进来,承接二级、一级医疗机构的任务。推进临床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体系建设,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 据了解,迪安诊断不仅拥有覆盖全国的检测实验室和强大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还有专业的技术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可触达到最基层的乡村医院,可以跟公立医院形成互补。 来源:钱江晚报 |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贵医附院贵安院区)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肖海燕杨颖)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