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慢病管理学术年会暨慢病管理分会换届选举会议在深圳宝安召开。大会以“科研助力慢病管理标准化”为主题,邀请国医大师王新陆、国医大师林天东等20余位专家开展系列专题学术讲座,探讨慢病管理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慢病管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慢病管理临床指南研究制定与推广应用等。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以下简称分会)自2021年成立以来,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预防、治疗、康复等领域的优势,提升中医药在慢病防治能力和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新陆分享了《慢性病的中西医防治》。讨论血浊与慢性病的关系以及清化血浊法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 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探索防治慢性病的新途径,为寻求更有效的方药开拓思路,从而提高临床防治慢性病的效果。 林天东畅谈《慢病治疗经验》,分享了慢病辨治思路(首辨阴阳、二辨气血、三纠平衡)和扶正祛邪的防治原则以及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特异性皮炎等案例的临证心得。 宋兴认为,慢病管理中,辨证论治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庞国明在《基于〈通则〉的慢病管理方略》的授课中认为慢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需要新的慢病管理模式去阻击它“井喷式”地出现。防治慢病是中医的优势。 刘旭生在《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中医治疗与疾病管理》中阐述了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思路——“三辨一管理”(辨证+辨病+辨体+慢性病管理)。 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承办,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广东省中医院刘旭生教授中医慢病管理团队和杏园教育平台协办。 广东省中医院刘旭生慢病管理团队 刘旭生教授慢病管理团队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以慢病管理为重点突破口,创建了全国首个中医特色的慢性肾病慢病管理门诊,通过健康教育和终身随访制度,形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全链条服务模式,逐渐形成国内慢病管理领域的知名品牌,并且成功立项深圳市卫生医疗三名工程项目,落点在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文、图 | 陈云强 俞佩玲 张莎莎 |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贵医附院贵安院区)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肖海燕杨颖)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