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小叶医探|医疗“专利”变病患“福利”!全国首个医学成果转化综合体正式揭牌

新资讯 2025-8-10 11:46 大皖新闻 1 0

大皖新闻讯 从医疗创新到患者福祉,有一个绕不开的环节——成果转化。89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联合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中科医谷一站式全链条医学创新转化服务综合体,在合肥正式揭牌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国首个医院+政府+资本模式的医疗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将通过政企医三方联动,破解研发-产业-市场堵点,铺设医疗专利走向患者福利高速路小叶医探从大会现场获悉,揭牌当日,中科医谷已与首批六家入驻企业完成签约,为平台初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科医谷揭牌启动仪式


医学创新转化门诊已促成46项成果转化


在对合肥市3500名小学生的眼健康进行为期两年半的临床研究时,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吕华毅及其团队发现,除了近视问题外,很多小朋友还存在过敏性结膜炎、视疲劳等症状。基于此,我们便萌发了既要优化光谱、又要增加负氧离子应用,研发养护光装置的医学构想。


临床和市场有需求,一线医护和科研人员有想法,如何才能顺利转化并落地应用呢?



吕华毅带着自己的方案设计来到了医学创新转化门诊。医院的技术经理人牵头组建了包含知识产权律师、电路工程师、产业投资专家的团队,协助我完成专利布局、赋权转化、股权设计、企业注册、投融资对接等多个关键环节。最终,作为全省首个医疗机构赋权成果转化项目,该项护眼照明装置项目从申请专利到企业落地仅用时3个月。


临床医生深度参与成果转化,不仅需要医院的组织保障、政策支持,还需要专业转移转化服务团队的服务支撑。据中国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附一院党委书记刘连新介绍,该院率先在省内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首创了首席创新官-创新执行官-学科创新官的协同治理体系。同时,首创并常态化运行医学创新转化门诊,提供从创意挖掘、专利孵化到转化的全链条服务,目前已经举办超过100期,为中科医谷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近三年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实现授权专利近千件,促成46项医疗成果转化落地,失禁引流系统”“肢体压力套等多项产品上市应用。医院位列2025医学创新转化领军型医院行列,稳居全国医疗机构创新转化第一方阵。


政产医联动,铺设从实验到临床的高速路


成果转化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构建产业生态才是长远之道。如今,中科医谷的落地建成,将如何为医学创新成果转化更好赋能,让创新成果更快服务临床患者呢?


其实,我们的医护人员善于从临床发现痛点并进行创新构想,但缺乏技术工程化和市场适配能力,难以落地成产品。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首席创新官、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夏敏坦言,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常常面临着创新源头与产业需求脱节、转化过程存在死亡谷、服务体系碎片化等痛点,转化过程中多个环节相对割裂。


而在中科医谷,通过政产医联动的运行机制,重点聚焦医疗器械产业领域,致力于构建集技术对接、技术咨询、专业培训、概念验证、成果路演、技术转移、场景应用、企业孵化、投融资等关键环节于一体的全链条医疗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中科医谷平台已落户合肥市庐阳区


当前,平台已落户合肥市庐阳区天徽大厦,总面积超5000平方米。由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提供临床创新成果与转化支持,合肥市庐阳区强化政策与载体保障,合肥产投集团统筹资本对接与科创服务,三方合力破解研发-产业-市场堵点,铺设科研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的高速通道


我们的医学创新转化门诊也将由此进入2.0时代,裂变为三个分方向的门诊。夏敏进一步解释,其主要分为面向医护人员的医学创新门诊、面向医护人员和企业的成果转化转移门诊以及专门面向企业的企业咨询门诊,从而实现资源分级配置,更形成从挖掘种子培育果实的畅通路径,最终推动医学创新从纸面专利临床产品的跨越。


更多医学创新领域的安徽智造呼之欲出


揭牌当日,中科医谷即展示了强大的资源聚合能力,与等离子医学、智慧医院场景、医用柔性电子、医用镁合金等领域的创新中心以及合肥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完成首批医疗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企业入驻签约;并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CMEA)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约首批成果转化意向项目,为平台初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临床一线的痛点就是创新的起点。刘连新表示,未来,中科医谷要当好临床需求的翻译官项目资本的牵线人协同生态的筑路人。要让有价值的临床需求快速变成可落地的项目雏形,让优质项目与资本精准对接,建立透明灵活的治理规则和利益共享机制,在战略规划、项目遴选、收益分配等方面形成合力,把中心打造成链接国内乃至全球资源、展示安徽医学创新实力的金窗口


中科医谷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人民健康的重要实践,标志着政产医联动模式迈入高效协同新阶段。刘连新强调,未来,平台将致力于孵化一批有影响力的安徽智造医疗健康产品,构建一系列国内领先的医学科技创新产业集群,打造一个政产医协同成果转化的全国样板,最终实现患者、科研团队、企业、产业等多方受益。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通讯员 胡海汐 方萍 方雯


编辑 陶娜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