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新怡 通讯员 王琳 医美纠纷难断?企业规范发展遇难题?杭州市拱墅区开出法治“新药方”。近日,全省首个医美风控法务指导中心在拱墅区司法局潮鸣司法所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由拱墅区司法局、潮鸣街道联合杭州市整形美容行业协会、杭州市国立公证处、浙江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共同打造,为蓬勃发展的“美丽经济”构筑起坚实的“法治防火墙”。 专业调解破解“美丽罗生门” “鼻子毁了,你们必须给我个交代!”去年年初,主播陈女士(化姓)的哭喊声几乎掀翻了医美机构屋顶。因鼻部注射后出现色素沉淀,她情绪激动,向机构索赔59万元,多次报警也未能解决。案件移交至医美风控法务指导中心后,调解员潘美华成为“破局者”。 面对高额索赔,她耗时三周,严谨核验医学诊断、收入证明、产品检测报告,并依托浙大司法鉴定中心确认注射物“艾塑菲”存在异常血栓风险。最终,她依据事实和法律,划定了包含修复费、合理误工损失及精神补偿在内的赔偿框架。即便陈女士出示抑郁症诊断书,潘美华也坚持原则:“情绪病该治疗,但不是谈判筹码。”六轮调解后,双方达成和解。 同样的故事在演员张某(化名)身上重演。他声称玻尿酸注射致面部变形,带母亲大闹医院。调解员调取全程就诊监控,术前术后照片重叠比对显示眉弓仅差1.2毫米,未超医学允许值。当国立公证处出示玻尿酸合规公证书时,原本质疑调解公正性的张母心服口服,主动签下和解协议。 “证据链是打破‘美丽罗生门’的唯一钥匙。”拥有18年调解经验的潘美华强调。医美风控法务指导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疑难纠纷23起,涉案金额超百万元。同时,引导区内机构建立“实名通道”、“术后确认”等制度,从源头防范纠纷。 全周期“法治体检”护航机构发展 除了解决纠纷外,中心更着力于帮助医美机构规避风险、规范发展。“我离职的时候,公司以未完成协议内容为由扣发提成,这不合理!”在医美风控法务指导中心的拱墅区新就业形态法律援助分中心内,一名刚从医美机构离职的销售前来咨询。“您需要首先确认劳动合同或企业内部规章中,关于提成发放条件是否有明确约定……”驻点律师对咨询者进行了细致的法律讲解,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每月一训”是中心的另一项重要举措。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中心持续组织医美机构负责人,从法律法规、合规经营、劳资关系等全方位进行培训,提升其法治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拱墅区司法局精准把脉行业痛点,编制了《医疗美容机构监管风控法务指引》。这份包含41条具体措施的“宝典”,覆盖产品合规、广告宣传、内部管理机制、保障措施等关键环节,为机构提供了清晰、务实、可操作的合规指南,推动行业全面提升风控意识,实现规范、可持续发展。 集成服务跑出医美规范“加速度” 为优化医美产业营商环境,拱墅区创新推出医美产业涉企服务“一类事”集成改革,打造全环节响应、闭环式监管服务体系。在开办审批环节,构建预审联审平台,实行“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利用“5G监管平台”机关内部预审联审子场景,实现医疗安全风险“前哨”预警和联审部门信息共享,大幅提升企业开办效率和规范程度。 针对纠纷处置,中心首创快速响应机制,组建专业处置专班,绘制清晰流程图,建立“24-48-72”响应机制:确保24小时内受理反馈、48小时内介入调解、72小时内完成司法确认;在赔付保障方面,由区医学会牵头,省内率先设立“放心美”保障金,并配套制定《履约保障金监管协议书》模板及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和监管到位。此外,成立全省首个医疗美容专委会,推动行业自治与监管执法并重。 拱墅区医美风控法务指导中心的成立和一系列创新探索,不仅为辖区“美丽经济”注入了法治新动能,更让消费者维权有据、机构发展有轨。这套融合专业调解、风险防控和集成服务的“拱墅模式”,正努力让“美丽产业”的发展更规范、更安心,也为破解医美行业共性难题提供了实践样本。 |
高温天下,徐汇区龙华街道俞三居委工作人员在近日开展的“
红网时刻新闻8月14日讯(通讯员 徐雨薇 周苗苗)为提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