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医生,最近我的血压有点不稳定,您给我看看。”近日,家住潍坊新村街道的丁阿姨前往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话音未落,中心全科医生戴慧敏已通过电子系统调阅出她近期的体检报告,各项指标一览无余。 如今,依托智能化信息设备,全科医生手中的“武器”越来越多。浦东努力让患者少跑路,数据多跑路,更好守护居民健康。 患者受益“一张网”建设 丁阿姨今年67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项基础疾病。经详细问诊过后,戴慧敏为她开了长达两个月的降糖、降压药长处方,还不忘耐心叮嘱,“要定期监测血糖,忌糖饮食,适当运动。” “以前,我一个月就要来做一次慢性病随访,现在两三个月来一次就行了。”丁阿姨说,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患者就诊有诸多不便,好在全科医生及时提供了便利措施: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治疗性药物”的门诊慢性病患者,最多一次可开具三个月用量药品。 慢性病患者少跑路的背后,是数据在多跑路。这一切,得益于浦东新区信息平台“一张网”的建设。 形成特色智慧医疗体系 2009年开始,浦东新区开始探索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经过十余年三期项目建设,完成了南北融合,组建“一张网”:将18所区属公立医院(包括三级综合医院5所,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1所,二级综合医院1所,二级专科医院11所),以及4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所分中心,111个卫生服务站互相联通,基本实现了区域卫生健康信息的信息共享及智慧区域医疗卫生协同服务、惠民服务和管理应用。 同时,浦东建成卫生数据中心及信息平台、支撑家庭医生签约及医联体的分级诊疗应用平台,并建成区域影像、临检、心电三大医疗诊断中心平台,探索“浦东卫健康”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整合区域血液管理、科研管理平台,依托政务云加固网络安全体系,形成具有浦东特色的“一张网”“一个库”“一个平台”“一套标准”“一张卡”的特色智慧医疗体系。此外,通过“浦东卫健康”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优化就医流程,方便患者就医,浦东新区健康网提供微信、支付宝等形式,为广大居民提供就医前、就医中、就医后三个阶段的服务。 自2019年上线至今,“浦东卫健康”微信公众号目前已实现新区内7所综合性医院、11所专科医院和4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用户突破7万,健康档案查询1万多次,预约挂号也达到两万余人次,家庭医生“网上预签约”也逐渐成为职场与“新生代”人群寻找自己家庭医生的潮流。 医院拍片可以共用 在一家医院拍了片子,到另外一家医院能不能共用?在浦东,这早已不是问题。 通过区域影像诊断中心,浦东实现了“社区、专科医院检查摄片,联合体医疗中心医院集中阅片”的协同工作机制,自2019年各医联体陆续上线至今,浦东新区共建立9个影像诊断中心,影像远程集中阅片共计10万余人次,区内影像检查报告数据上传近200万人次,影像电子胶片存储总量已超300TB。影像云致力于让患者少跑路,数据多跑路,全面提升影像数据的全区共享调阅,避免重复检查拍片,努力提升人群健康水平,打造“医防融合、全专结合、全程管理、全民健康”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 浦东还通过区域临检中心实现了区域内检验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与共享管理,以及对检验申请、标本采集、标本配送、结果反馈等全过程的流程化管理。“患者不走标本走”,标本集中处理、集中检测,检验结果数据共享,患者在家中就能上网查收报告,最大化节约检验资源,既方便,又保证了检验质量。 据了解,自2019年系统上线至今,浦东新区九大医联体的远程临检报告量达7.8万余份。 |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华、薛仁政,通讯员廖温勃报道:“将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金濛 “阿伯你看,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