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通讯员 刘涛)家庭病床服务指在患者家中设立病床,由特定医护人员定期查房、治疗、护理,提供慢性病管理、疾病后康复等连续的医疗一体化服务,免去病人长期住院或来回奔波之苦,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可以有效缓解行动不便、重症、失能等老年患者“住院难、看病难”的问题。 家庭医生上门诊疗 江北新区大厂街道晓山社区65岁的凌爷爷有脑出血遗留肢体、认知、吞咽等多种功能障碍,并伴随排尿困难,需要长期保留导尿管。“他瘫痪后一直卧床,每个月拿药我还能自己应付,但导尿实在是个大问题。”凌爷爷的家人无奈地说道,“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请‘120’带他去医院更换导尿管,再请人帮忙抬回来。”凌爷爷家住五楼,没有电梯,孩子也不在身边,外出一趟十分不便。 得知大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凌爷爷的家人便前往咨询。医生上门给凌爷爷更换了导尿管,经过评估后,2020年8月给他设立了家庭病床。此后,凌爷爷一家再也不用来回奔波医院了。每周,家庭医生和护士都会按时上门查房、查体,并予更换导尿管、褥疮护理、体位摆放、床边康复训练等治疗。凌爷爷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长期卧床导致的褥疮大部分痊愈,再也没有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家庭病床真是好,有什么突发情况我们都可以微信直接联系医生,缺少的药物也可以直接送上门,可算是帮了大忙了。”凌爷爷的家人感慨道。 这样的故事还发生在大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的8个社区。自2019年起开设家庭病床服务以来,医务人员走进社区,将“大健康”送进“小家庭”。中心的家庭病床团队医护人员由11人增至29人,累计设立病床88人次。针对生命最后阶段的人群,中心还设立了家庭安宁疗护病床,让10多位老人在生命的终末阶段能在家中安详离世。 家庭医生上门诊疗(资料图) 未来,大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计划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数据传输到联网系统,设备在出现异常指标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向家庭医生报警。此外,中心将加强医联体合作,使医疗深入社区,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来源:龙虎网】 |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华、薛仁政,通讯员廖温勃报道:“将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金濛 “阿伯你看,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