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第六届医教结合论坛暨“运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在杭州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由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和拱墅区赛鸥健康促进公益服务中心共同协办。 200多位心理学、教育学、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浙心协、浙残联的领导嘉宾,中小学校长、一线心理健康教师和家长代表出席活动。 医教家共育,聚焦孩子心理问题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的正确认识是关键。在今天,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普及,但仍有家长在处理孩子心理问题时抱有“侥幸心理”、存在“病耻感”。不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或不能及时带孩子去干预,其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更好地帮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赋能,此次的医教结合论坛上,由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导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及运动干预策略研究”课题,在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建立课题研究实践基地。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将依托医教家共育,打造心理教育、心理监测预警、心理援助咨询、融合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面向社区,校园,家庭进行专业系统辅导,研究运动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多元化的支持体系。 深化“运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缓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仅靠家长和学校无法充分调动专业资源、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医院和社会的协同帮助。 就医院和社会层面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而言,从预防的角度去重视是最来得及,也是最有价值的。 自2018年起,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区建设的契机,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受邀参加拱墅区(原下城区)区卫生计生局、拱墅区(原下城区)教育局联合开展的“医教携手●护苗行动”。 5年来,杭州复旦儿童医院的心理专家和康复训练师走进校园、深入社区,针对儿童、老师、家长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助力,合筑科学育儿新模式。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激发潜能发展进行试点,探索推广全国的经验参考样本。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高发趋势。面对孩子心理问题频发的现状,在“我们的孩子生病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这两个问号之外,更应该提的一个问号“我们应该一起为孩子多做点什么”。 集五年来护苗行动的经验和前五届医教结合研讨会成果,此次第六届医教结合发展论坛为落地运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实践研究基地。将整合更多行业精英运用前沿理念,标准化流程、人性化服务在家庭育儿领域提供专业的情绪管理,心理疏导及儿童青少年学习能力的潜能激发进行深度实践与探索,推动运动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协同发展,护航儿童青少年健康。 |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华、薛仁政,通讯员廖温勃报道:“将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金濛 “阿伯你看,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