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农凤连 “莉莉医生,你看我这体检报告上写着‘肌肉量偏低’,是不是跟我平时吃得太素有关?今天该买点什么菜补一补啊?”前段时间,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馒头山医养护驿站的签约居民张大妈,攥着刚拿到的体检报告匆匆走进驿站的营养门诊,熟稔地找到自己的签约医生兼营养医师陈莉莉。 原来,过去张大妈买菜全凭“老经验”,总觉得清淡饮食就是最好的,直到前段时间肌少证筛查报告发现肌肉量不达标、偶尔还会觉得乏力,她才在驿站工作人员的推荐下走进营养门诊。“第一次来的时候,莉莉医生不仅帮我分析了体检报告里的各项指标,还问了我平时的饮食习惯、用药情况,连我牙口不好、咀嚼费劲都考虑到了。”张大妈笑着说,陈莉莉为她定制的膳食方案里,既有“清蒸鲈鱼补蛋白”这样易咀嚼的硬菜,也有“山药小米粥养脾胃”的家常食谱,甚至连买菜时怎么挑新鲜的瘦肉、如何控制盐量都一一叮嘱。 如今,张大妈出门买菜前时常到营养门诊“报到”——有时是确认当天的菜谱是否需要根据身体状态调整,有时是带着新买的食材咨询烹饪方法,偶尔还会拉着邻居一起过来听“小课堂”。“以前总担心吃错东西影响血压,现在有了专业指导,不仅肌肉量慢慢补上来了,血压也稳多了,连做饭都有劲儿了!”
医院供图 陈莉莉介绍,驿站营养门诊聚焦居民实际健康需求,提供营养咨询、检查、评估、治疗、宣教“一站式”服务,尤其针对高龄、多病共存老人,通过“个体+群体+环境”三位一体模式筑牢营养健康防线。在个体干预层面,今年以来,已为31位老人定制专属膳食方案,重点解决咀嚼吞咽不便、多重用药与营养需求平衡等问题,助力改善肌肉衰减、血糖血压波动等状况;群体健康教育方面,6场健康讲座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技能,微信群近200次互动则实现了健康疑问“即时答”;环境支持上,每月4次的驿站食堂配餐指导,让“低盐软食”“均衡膳食”真正端上居民餐桌。 医院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该驿站还率先启动杭州市首个老年人肌少症筛查项目,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握力测试等8项科学评估,精准识别肌肉流失、平衡功能下降等风险,后续针对体检结果进行营养指导、康复训练等干预措施,建立长期跟踪档案。“我们希望让科学营养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从一份体检报告、一顿家常饭开始,帮大家把健康‘吃’出来、‘养’起来。”陈莉莉说。 接下来,驿站营养门诊与驿站食堂还计划根据居民需求,推出“季节养生菜谱”“慢性病专属食材清单”等更精准的服务,让这份“健康守护”覆盖更多家庭。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乔芮)国庆与中秋双节同至,在
华声在线9月30日讯(通讯员 阎家辉)9月29日上午,康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