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岛网11月4日讯 (记者 纪豪杰)为筑牢青少年健康防护屏障,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2025年9月至11月初,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教育局主办,青岛市预防医学会结核病防治专业委员会、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防治结核,健康呼吸”科学教育提升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火热开展。本次活动聚焦结核病防治知识普及,开展了15场科普讲座,覆盖青岛市7个区市,为数千名青少年带去了专业、生动的健康“必修课”,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和社会反响,标志着以“结核可防可控 校园科普先行”为主题的2025年青岛市科学教育提升活动圆满收官。 精准聚焦,构筑校园健康防线 结核病作为一种古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至今仍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集体生活频繁,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本次科学教育提升活动将结核病防治列为活动主题,由青岛市预防医学会结核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精心组织策划,旨在通过专业、系统的知识普及,提前介入,关口前移,有效提升青少年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校园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精心组织,科普足迹遍及多区市 科普讲座聚焦青少年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与健康需求,精选结核病系列核心内容,构建了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知识传播体系。活动足迹遍布市北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七个区市,涵盖城区与乡镇多所中小学,实现了区域广泛覆盖、人群精准触达。 主讲团队阵容强大,汇聚了青岛市结核病防治领域的资深专家、结核病定点医院的骨干医师、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学校老师。每场讲座均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量身定制科普内容,确保知识传达科学、生动、易懂。 精彩纷呈,互动科普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打破单向的知识灌输,采用充满趣味与互动的双向交流模式。主讲人们各显神通,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的科普动画短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专业概念,他们从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讲起,详细阐释了肺结核可疑症状,重点强调了“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咳嗽礼仪、环境通风、定期体检等日常防护方法。 为了加深理解,讲座中还巧妙设计了有奖问答、知识小竞赛等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参与,让原本严肃的科普内容变得生动鲜活,真正让“健康呼吸”的理念扎根校园。此外,活动还通过发放科普手册、张贴宣传海报、组织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延伸科普触角,加深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引导青少年树立“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完美收官,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最后一场讲座的掌声落下,2025年度的科学教育提升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次活动,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群体的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为构建校园健康防护网、遏制结核病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青岛市预防医学会结核病防治专委会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护卫健康的宗旨,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形式,将更多、更好的卫生健康科普知识送进校园,送到青少年身边,为守护岛城青少年的灿烂笑容与美好未来,为建设健康青岛、健康中国贡献更加坚实的力量。 |
11月4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11月2日是世界维生素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