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从“单一控糖”到“多病共管”,为“糖友”筑牢健康屏障

新资讯 2025-11-17 11:06 工人日报 1 0

11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又称世界糖尿病日)。为响应多病共管的公共卫生需求,助力慢性病防治政策落地,糖疹联防,稳住血糖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科普活动在京启动。


随着患者数量激增,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超过1.4亿,居全球首位。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平稳是疾病管理的核心关键词之一。临床上通常将血糖管理作为患者健康管理的重心,然而,在疾病的长期影响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也不容忽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表示,高血压、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共存,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等。而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相比于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患各种感染的风险均在增加。如果带状疱疹与糖尿病共存,会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教授介绍,糖尿病患者长期受疾病影响,免疫力水平相对较低,一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乘虚而入,便会诱发带状疱疹。除了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群体以外,高龄人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的人群,也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群体,应特别注意做好主动防护。


疼痛是影响患者基础病情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这种疼痛会更突出。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刘波涛表示:一旦糖尿病患者叠加带状疱疹,疼痛的持续时间更长、严重程度更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也会增加,还会继发皮肤的细菌感染。这也可能会让糖尿病患者陷入多种疾病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更凸显了多病联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应对多病共存的严峻挑战,离不开多方协同发力、凝聚防控合力。郭立新教授建议:从医生层面来看,内分泌科医生要成为综合健康守护者。这就要求内分泌科医生转变观念,不仅要聚焦于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更要在日常诊疗中主动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尤其针对50岁以上、血糖控制不佳的高风险人群,需关注其疫苗接种状况,提醒其重视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同时,还需加强与皮肤科、感染科、疼痛科、疾控部门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协同协作,构建医防融合的诊疗服务模式,推动感染预防真正融入糖尿病管理的全流程。


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作为疾病预防的前沿阵地,已率先展开多病联防的探索实践。通州区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平学慧表示:通州区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糖尿病患者基数较大,为扎实做好血糖管理并防范共病风险,社区已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血糖管理方面,我们不仅为居民提供定期血糖监测、个性化降糖方案调整等基础服务,家庭医生还会定期提醒居民警惕带状疱疹等潜在疾病的发生风险,并同步开展成人疫苗处方服务,对于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全科医生会及时开具处方,从源头降低感染性疾病与共病的发生风险。


本次活动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提供专业支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发起。(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陶稳)


[编辑:李逸萌]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