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学录取率很低,大学生身份也就更有价值。在此情况下,如果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必然要奔走相告。当考上大学变成极富仪式感的事情,录取通知书必然也就成为了值得一辈子收藏的东西。 现如今大学生比几十年前翻了好几倍,大学生身份也没有那么金贵,录取通知书的收藏价值自然也低了许多。但是,总有一些顶级学府或极具人文关怀的大学依旧愿意用心制作录取通知书。 各高校“花式”录取通知书,上海大学出“盲盒”,看完之后我酸了 清华:巧用3D技术的录取通知书 自从3D技术在各个领域逐渐普及开来,清华大学似乎是“顿悟”一般地将3D用于了录取通知书中。从外包装设计到通知书内涵,清华录取通知书处处都在体现“高格调、很有料”这句话。 清华的3D通知书经过了精心且复杂的设计,从实物设计到激光雕刻、从精心剪裁到组装拼接,其录取通知书完全称得上是一个无比美丽的手工艺品。清华的手工制作完全对得起清华“偏理工”的名号。 北大: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录取通知书 北大录取通知书有点“仿清华”,清华录取通知书的3D效果体现用于展现它的大门,北大的“2D半”的设计也是体现在了大门上。北大录取通知书本身就是一个大门的造型,“门头”后的牌匾代表学校历史与文化。 学生打开北大录取通知书时,需要将“大门”展开,这一动作代表欢迎北大学子入校学习。北大与清华录取通知书分别体现了两大顶尖学府的个性:理工与人文。 上海大学出“盲盒” 上海大学2020的录取通知书可以说是火了一把,采用红色为主调,里面不仅有明信片还有专属U盘,满满全是惊喜,盲盒一共是九个颜色,分为三个不同的色系,每个色系都代表着学校的特色。 学生在打开盒子时,像是打开宝藏一般,一个惊喜接着一个惊喜,看完这么具有设计感的录取通知书,网友表示我酸了。 东南大学:会唱歌的录取通知书 东南大学录取通知书整体色彩以深蓝色为主,学生将通知书打开,里面就会播放东南大学的校歌《临江仙》。如此有意境、文化的设定,让东南大学甚是出名。 私以为,东南大学录取通知书确实有比较令人惊艳的设计,但比起清北那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而言,还是要逊色几分。 西北工业大学:将虚拟校园平台植入通知书中 西北工业大的录取通知书里被植入了虚拟校园平台,只要学生用手机扫描通知书的不同的位置,就可以在手机中看到虚拟的学校各类信息。将虚拟技术运用到录取通知书中,确实是很鲜明地体现了西工大的工科特色。 南开大学:设计惊人的录取通知书 2020年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真的惊艳到爆!它采用了镂空设计,在定制邮件包裹上,有101的字样,其代表的是南开大学在2020年的101年校史。 当我们将录取通知书内业从镂空的外壳上抽出来时,里面设计的图像经过外壳的镂空时,会在光线的照射下逐渐形成一幅南开大学大门口日月交替的景象。这一景象着实惊艳了无数南开新生。 录取通知书有哪些作用? 录取通知书是新生报到的重要凭据 录取通知书里一般会有“通知书本书”、远离校园贷承诺书、贫困生补助的详细通知册、大学生参军的鼓励册等。这些东西有些需要学生自己签名并在报到后上交,有的需要作为报到凭据。 总之,录取通知书里的东西都是有一定作用。学生应查阅清楚通知书中含有的所有东西,并在开学报到时全部带齐,以作为报到凭据。 办理户口迁移 如果学生想要长期留在大学所处城市,可以带着录取通知书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进行户口迁移。办理户口迁移会需要领取新的身份证,所需流程还是挺繁琐的。所以,同学如果要户口迁移,一定要趁早。 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 很多贫困家庭学生都会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助学贷款过程中就需要凭录取通知书来申请。不过,不同地方生源地助学贷款具体政策不太一样,大家要在自己所处城市相关部门问清楚。 录取通知书遗失或被撕毁了怎么办? 及时联学校报到处人员 录取通知书掉了后,应该马上登陆接收录取通知书的大学的官网,并在官网中找到招生办的联系方式。招生办会给报到处的联系方式,之后再联系报到处,将录取通知书去向与损毁原因和学校报到处人员解释清楚。 只要我们态度诚恳、能将录取通知书去向解释清楚,学校领导会帮我们想办法。大部分学校会重发录取通知书,也有学校会登记你的信息,没有录取通知书也照样可以顺利报到。 如果撕毁面积不大,粘回去就行 有的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过于激动,手里动作不小心大了,结果通知书直接裂了一个小口子。遇到这种情况,学生莫要慌张,直接用胶水或透明胶将撕裂的口子粘回去就行。 但是,大家在报到之前一定要及时与学校联系,询问老师录取通知书有轻微损毁是否可行。绝大部分情况下,老师都会说没问题。但有极小极小的概率会遇到极其苛刻的大学,面临这种大学,处理方式和上述第一条一样。 总结:大学录取通知书是无数莘莘学子十年寒窗最美好的回报,所以,它的收藏价值非常高。大家一定要好好珍藏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说不定,十年后翻开再看,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今日话题:你还见过哪些别出心裁的录取通知书?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