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讯(通讯员 章雨) 落实“双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新学期,青岛西海岸新区以智慧教育建设为杠杆,撬动新时代下的教育教学变革,实现减负不减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早在2019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就加大经费投入,开展“‘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行动”项目,覆盖全区148所中小学,建成4690个“超脑”智慧教室,为全区12637名中小学教师、85678名六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全部配备智能终端。 “推进智慧教学应用创新,助力师生减负增效,是我们建设智慧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青岛西海岸新区智慧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任萌表示,在学生学习层面,运用大数据、知识图谱构建等智能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情分析和学习诊断,构建学生画像,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为学生规划最佳学习路径。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高级中学,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作业“千人千面”正在成为现实。“通过采集分析考试数据,根据学生错题及层次,匹配不同难度的个性化习题,学生个性错题及时巩固。老师参考个性化报告对学生错题讲评,学生自主进行个性错题二次巩固。”校长张仁平表示,目前,个性化作业在学校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常态化使用,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重复性无效作业的减少,也进一步推进“五育并举”,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压感笔和平板电脑,用专业的绘画软件进行美术创作。孩子们熟练地挥舞手中的压感笔,在屏幕上或点或圈,或勾或涂,尽情享受着美与科技融合的现代课堂。
“用最少、最适合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掌握知识。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发展特长,去培养创造力,这样也能指导学校更好地去实践因材施教。”黄岛小学校长王卫杰表示,“五育并举”的落实离不开师生减负的实现。 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之外,青岛西海岸新区依托智慧教育直播平台,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通过名师公益课堂的形式,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与学习资源,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在线互动答疑交流,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截至目前,新区开展直播课的教师超3000人,累计开课2万余节,参课学生人次达到510万以上。”青岛西海岸新区智慧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任萌表示,教师充分利用直播平台,不仅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等课程活动,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得到学生及家长们的广泛好评。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实施智慧教育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就围绕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大规模常态化推进新型教与学模式创新应用,推进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双提升。 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阎咨谕老师看来,智慧教育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从而从根源上帮助解决学生课后培训负担重的问题。“利用智慧教育丰富的课程资源,我能够发布预习任务和相关视频,比起自己在互联网的海量资源里搜索,学生能够更加快速、有针对性地完成预习任务。课堂上,根据预习情况明确问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推送相关资源。针对随堂测试,我可以及时看到每道题学生的答题情况,从而及时讲解,兼顾到班级里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 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通过对西海岸新区2656位教师跟踪调研的结果表明,智慧教育系统可帮助教师公开课备课时间减少44.96%、常态课备课时间减少66.27%,作业批改时间减少65%。 “双减”背景下,教育重新回归学校,也将强化教育信息化数据育人、创新育人的价值特征。下一步,青岛西海岸新区将进一步加大智慧教育建设力度,全面落实“双减”工作具体要求,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