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今秋开学以来,陕西各地各校纷纷开展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开展课后服务的实践。西咸新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育人目标,以“三个课堂”为引领,以推进“一大工程、三大革命”为抓手,系统性建构教育新模式,切实为学生减负、为老师减压、为家长排忧、为群众解难。 以质量为核心 打造西咸“品质”作业 “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要求,加强新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提升学校作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真正切实落实好《西咸新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十条措施》。”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海明说:“从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严格依据课程教学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状况编制作业、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作业、采用多样化形式布置作业、重视作业批改讲评、强化家校共育工作、加强对作业的研究、建立合理考核机制方面落实落细。”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加强作业体系化建设,建立了作业规范管理领导小组,强化教研组作业布置研讨,同时落实学科周作业安排审批制度,落实全批全改,确保作业不超量。此外,设置分层作业,在作业完成质量上严格要求。设立周末作业反馈单,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作业时间、完成情况,从而跟进作业完成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周末作业设计。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第三小学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实现“有需要全覆盖”。结合学校“尚美文化”,构建了“美作业+美悦读+美劳动+美社团”的“四美”课后服务体系,在“美作业”管理模式中,要求教师优化作业设计,分层布置,作业面批面改不离校,提高作业效率。 为了体现分层作业,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花园小学推行了“作业超市”公示措施。与此同时,每个学科制定不同的学习常规培养要求和做法,并定期开展“最美笔记”“优秀作业”“优秀作文”等评选活动,促进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文教园第一小学实行作业四环节管理,年级组提前一周统筹作业;当天12点前班主任审核作业;当天14点前教导处审核作业;放学前布置作业并进行签字公示;同时建立“1+2”作业布置模式。“1”为学科基础性作业,书面作业分为A类必做和B类选做,每天放学后完成课后体育锻炼作业;“2”为主题实践作业和融合性课程作业。 以需求为导向 让课后服务有深度、有温度 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小学家长的眼里,“双减”政策深入人心,解决了困扰他们的大问题。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小学的家长大多数都是打工一族,没有时间和精力接送孩子、辅导作业。学校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从建校起就推出了午餐和午休服务,让家长们只需要接送一次,省心安心。特别是“双减”和“课后服务”政策出台以后,学校第一时间响应,推出了“1+N”课后服务。除了每天辅导完孩子的作业以外,增加了更多社团课程、体艺课程。孩子们回家交流的话语中多了STEAM课程、3D打印、蜡染画等新名词。 值得一提的还有西咸新区课后服务社团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社团,由本校教师负责组织,保证每天有活动,活动有特色,活动出成果,满足普遍性需求;二是面向特长学生的特色社团,引进校外专业机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为有特长、有意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的辅导,保证专业水准、特色鲜明、多能多技,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 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华秦小学,每天下午课后服务开始后,整个校园一片百花齐放的景象:教室里,教师们悉心指导着学生,为莘莘学子答疑解惑;操场上,足球、田径运动员正在火热训练;部室里,缤纷多彩的艺术、科技活动,吸引着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老师们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因势利导,释放儿童天性。 在西咸新区课后服务社团活动开展中,很多学校采用了校内+校外的组织模式。西咸沣西第一小学用请进来的方式,请家长入校,在周五固定时段开设“家长讲堂”;请高校学生等社会资源,在周内非固定时段,走进班级,开设课程,实现开放办学,增强社会互动,形成育人合力;用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交大种植园”“商汤科技”“季羡林书院”等参观、实践活动,拓展服务形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也适当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在课后服务的师资配备上,各个学校更是精益求精,以质量为先导。 沣东新城第八小学教师刘雪,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学校开设了茶艺课,具有中级茶艺师资格证的她,吸引了学校很多喜爱茶文化的同学。能把自己的业余特长,运用到学校的课后服务中,刘雪十分激动,“学校十分支持茶艺社团的开设,硬件设备很快就配齐了,茶艺文化课程可以让孩子从小感悟中国文化。” 以责任为担当 让“双减”落地落细有保障 西咸新区印发了《西咸新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课后服务的原则、时间、形式与内容,多举措保障课后服务有效落实;各新城结合方案,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使得学校做到有章可循。新区教育卫体局领导干部采取领导包新城的模式下沉学校督导。目前,西咸新区提供课后服务学校共计151所,实现了100%全覆盖。目前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共86262人,参与率82.82%;每周参加五天的学生数85685人,占总参与人数的99.33%;参与课后服务教师数共7673人,占比94.05%;学校全部实施“5+2”服务模式。 同时,西咸新区还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从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入手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培训负担,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服务行为,印发《西咸新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工作原则、工作目标、整治重点及措施和工作要求。召开西咸新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会,明确不再新审批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等相关要求,并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排查和检查,强化问题整改,对无证照机构和“一对一”等变相隐形培训行为严格取缔或制止。截至目前,西咸新区共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3所,关停82所无证无照机构。 “接下来,我们将以‘三个课堂’为引领发挥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主阵地作用,落实《西咸新区教育工作‘一大工程三大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激发教育活力,用课后服务、课堂革命有力推进‘双减’有效落地,做到内外兼修、增减并重,减负增效,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张海明说。
沣东新城第三小学课后服务
沣东实验小学劳动实践课
沣西新城第四学校课后服务
沣东新城第八小学创意儿童画
空港新城花园小学啦啦操表演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