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贵安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签约仪式举行,贵安新区社会事务协调局与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政府签订《举办分校合作办学协议》,与中交绿城、融创企业签订《配建学校移交协议》;贵阳市、贵安新区相关学校签订《结成教育共同体协议》《结成教育联盟协议》。 据介绍,本次集中签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旨在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强省会”行动等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相关决策部署,推动贵安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加贵安新区优质学位供给,是助推贵阳贵安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措施。 此次签约共涉及贵阳市优质学校22所,其中6所将在贵安新区举办分校、14所与贵安新区学校结成教育共同体、2所与贵安新区学校结成教育联盟,覆盖到贵安新区各中心学校。 贵阳市教育局贵安教育管理处办公室负责人王开飘介绍,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今年3月启动了贵安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工作,并进行了学校筛选、方案拟定等工作。签约完成后,各学校将按照协议展开合作,实现贵阳和贵安两区域学校的同步发展,补齐贵安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短板。 “贵阳市‘强省会’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走在全省前列,能参与到贵安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中,感到非常荣幸、振奋、期盼。”贵阳市南明小学校长曹凤英说,南明小学将在推动贵阳贵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强省会”行动中肩负起该有的责任和使命,进一步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贵阳贵安教育工作贡献力量。 《贵安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工作方案(试行)》出台 近日,贵阳贵安出台《贵安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支持贵安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加新区优质学位供给,提升新区办学质量。 《方案》指出,贵安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将按照贵州省、贵阳市有关要求,由贵安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工作领导小组遴选贵阳市内外优质学校(资源输出校),以“整校托管、举办分校(园)、 结成教育共同体、结成教育联盟”四种方式到贵安新区合作办学,进一步扩大新区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主体为贵安新区,教育事务由贵阳市教育局负责管理。 其中,“整校托管”模式是指贵安新区现有学校及今后新建、改扩建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取办学条件相对较好、有一定教学质量、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的学校整体委托贵阳市内外优质学校进行代办代管,由资源输出校自主管理,强化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师发展、教育科研、课程建设、特色内涵等方面的统筹,不断带动被托管学校一体化发展。 “举办分校(园)”模式是指根据贵安新区投资建设学校及新建、改建居住区教育配套建设情况,原则上达到12班以上规模幼儿园、24班以上规模小学、18班以上规模初中,采取“举办分校”的方式引进贵阳市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分校(园)。高中学校引进贵阳市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分校的,采取“一校一议”的方式进行。 “结成教育共同体”模式是根据贵安新区现有学校实际情况,按照“管理统一要求、教师统一安排、课程统一设置、教研统一开展、培训统一实施、活动统一策划、评价统一标准”的原则,引进贵阳市优质学校(园)与贵安新区现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一对一结成“教育共同体”(含姊妹校、集团校、帮扶校等)。 “结成教育联盟”模式是指引进贵阳市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与新区学校结成“1+N”教育联盟,加强校际交流合作,促进联盟内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师资队伍配置均衡、教科研训同步发展、名师资源扩增共享、学校文化互融共进,实现区域内所有学校的共同发展、整体提高。 《方案》明确,将利用六年时间,力争优质教育资源在新区举办分校(园)达到15所以上,托管校达1至2所,结成2个以上教育联盟。2022年内,引进贵阳市优质教育资源与新区现有学校结成“教育共同体”实现全覆盖,并逐步覆盖下属村级小学。 为真正把各项合作办学措施落到实处,《方案》提出从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师资保障三个方面落实落细相关工作。其中,师资方面由贵安新区通过实施公招、特岗、雇员、人才引进等渠道提供保障,校(园)长由新区选拔或资源输出校推荐并由新区聘用管理。资源输出校要选派校级干部和管理团队,定期通过挂职、交流、培训、跟岗等方式给予资源输入校在校级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大力支持。 《方案》还明确,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均应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首次合作办学期限为六年;当年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的,必须确保第二年9月正式开学。 来源 | 贵阳日报 编辑丨赵子滟 编审丨刘敏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