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佘峥 通讯员 陈昀)两岸校长,要上网讨论“线上教育”——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中职)校长论坛12月8日开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 厦门市教育局7日说,虽然面临疫情等因素,但是,在两岸教育工作者努力下,校长论坛如期召开。 据介绍,本届论坛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教育学会、台湾省教育会共同举办,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厦门市教育学会承办。 ▲去年,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中职)校长论坛现场。今年,本届论坛将继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资料图/本报记者 黄 嵘 摄) 大陆校长线下交流 台湾校长视频参会 第一届论坛举办时,两岸校长们达成协议:两岸轮流坐庄——单数年份在厦门举行,双数年份在台湾举行。 过去12届论坛,一直都是按照当初约定进行。不过,去年新冠疫情发生后,论坛如何举办,一度让人烧脑。两岸协商结果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 今年论坛继续采用这种形式——大陆校长集中在厦门,采用线下交流,台湾校长远程通过视频连线参会。 从去年看,由于现代技术,这种隔岸讨论的延缓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关于线上教育 两岸校长都有话说 论坛每年都会设定一个主题。今年主题是:线上教育。也就是说,两岸校长将在线上讨论“线上教育”。 厦门市教育局局长郭献文说,线上教育是两岸教育工作者近两年来面临的共同挑战——疫情使得学校不得不暂停线下教学,转入线上教学,相信两岸校长们有很多话要说。 据介绍,8日有180余位校长参会。这里还有个背景,这一论坛不局限在“厦门和台湾校长”——从第二届论坛起,在大陆方面,除了厦门之外,福建其他地市,以及北京、上海、陕西、浙江、湖北、甘肃、深圳、天津等省市的校长也加入。 厦门市教育局7日透露,本届论坛,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院汪琼教授和台湾云林县北辰小学陈明志校长将代表两岸专家做专题演讲。 福建省集美中学蒋思彬校长和台湾花莲县光华小学张世琼校长将作为校长代表发言,介绍各校在线上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佘峥说事】 两岸教育论坛不少 为什么它能成为 “常青树”? 应该说,两岸教育论坛有不少,但是,到目前为止,诞生在厦门的“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应该是年纪最大的——它始于2007年,今年是第十四届。 首届一炮而红 两岸教育人同心办“永续”论坛 这是论坛创办者没有想到的。2007年,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第一次举办时,不叫“第一届”,而叫“首届”。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这是首届,会办第二届吗?组织者不置可否。 首届校长论坛一炮而红——按照厦门市教育局的意思,每届有百名校长参加,两岸各派50名。不过,论坛举办的消息发布之后,台湾校长报名人数从50名到80名,再到130名,最后只能紧急叫停,不然会超过200人。 富有戏剧性的是,论坛还没有结束,两岸的教育工作者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还要办第二届,而且,还要办到台湾去,厦门和台湾轮流坐庄。 果然,第二届校长论坛,大陆组织七十多名校长,浩浩荡荡地到台湾去。台湾校长领队杨朝祥教授在开幕式上说:“希望两岸校长‘一回生,两回熟’。” 第三届论坛在厦门举办时,很多人在台下等着看他要说啥,杨朝祥很快想出“三回成了好朋友”,到第四届,他又找到“四回不分你和我”说辞。 杨朝祥每届都参加,等到第五届时,他发现词不够用了。或者说,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当初都没有料到,这个论坛会一直办下去。 你有小胖墩 我有“豆芽” 两岸教育面临挑战高度一致 这一论坛为什么能历经人事更迭而流传下来,有很多因素。时任厦门市教育局局长赖菡曾分析说,论坛举办前几届,两岸校长接触的机会不多,大家都很珍惜这一能交流彼此经验的机会。论坛一直沿用这种模式:先开会交流,然后到学校实地察看。第二届论坛,开了一周,校长们几乎每天换一个地方,每天看几所学校,累了个人仰马翻,但是,大家都觉得收获很大。 更重要的是,两岸教育工作者发现:在教育这件事上,两岸几乎一致——毕竟同宗同族,文化背景相似。换句话说,两岸教育人的交流,可能比和其他地域同行的交流更有用。 譬如说,在“中小学生体质”上,两岸是半斤八两:孩子体质下降,越来越不行,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体形也很相似:要么“小胖墩”,要么是“豆芽”,此外,这届孩子的心理素质也不行。 还譬如说,台湾教改制定者说,每次课改最让改革者头痛的地方就是:各学科都觉得自己的学科最重要,什么都重要,砍了哪里都有意见。大陆教改制定者听后,泪都要下来:我们也是这样啊! 最初,两岸校长更多分享的是彼此成功经验,后来,失败的经验教训也要说,他们发现:在某一个地方不容易做到的事,在另一个地方要成功,也不容易。 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论坛的永续也遭到挑战,最终,靠着两岸教育人的执着,以及通过交流后建立的牢固友谊,论坛转移到网上,继续举办。 郭献文说,两岸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为:他们面临的挑战高度相似,可以携手共同去攻克。 他还说,校长们通过论坛增进了了解,建立了友情,成为了朋友,这种交流最终有效助推了两岸融合发展。 【链接】 过去13届校长论坛 都在关注什么主题? 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中职)校长论坛每年都会确定一个讨论主题,曾经有人说:你们不怕没有主题吗?校长们说,只要是教育,再怎么样都会找到话题。 第一届 ●时间:2007年8月 ●主题: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第二届 ●时间:2008年10月 ●主题:基础教育主题:“教学质量评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第三届 ●时间:2009年10月 ●主题:教师专业成长 第四届 ●时间:2010年10月 ●主题:数字化学习 第五届 ●时间:2011年10月 ●主题:艺术教育 第六届 ●时间:2012年10月 ●主题:生命教育 第七届 ●时间:2013年10月 ●主题:家校合作 第八届 ●时间:2014年10月 ●主题:健康和体育 第九届 ●时间:2015年11月 ●主题:科技教育 第十届 ●时间:2016年10月 ●主题:生活技能教育 第十一届 ●时间:2017年12月 ●主题:校长领导力 第十二届 ●时间:2018年12月 ●主题:心理健康 第十三届 ●时间:2020年12月 ●主题:综合素质评估 责任编辑:周详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