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基地、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揭牌。三个教育基地将用好北大红楼等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今天,我们沿着先辈的足迹,重温党的百年沧桑;今天,我们听着时光的故事,筑牢心中的崇高信仰;今天,我们许下青春的誓言,一生奋斗为共产主义的理想……”4日一早,百年红楼前,大中小学生代表共同朗诵诗歌《红楼誓言》,铿锵有力的诗句,传递着青春力量。 走进红楼,图书馆主任室、五四游行筹备室、登录室等一处处旧址吸引学生们驻足。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文字史料是最生动的教材,学生们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对话”,感受历史温度,接受精神洗礼。北京实验学校小学部五年级学生王嘉悦是第二次来到红楼,他说:“展览内容非常丰富,还原的历史场景让很多书本上的知识都变得立体了,我更加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才取得如今的辉煌成就。” “在北大红楼同时挂牌三个基地,大中小学校开展思政工作又增加了一项鲜活生动的内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革说,本市将把北大红楼等红色资源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丰富教材,充分发挥基地综合育人功能,将思政大课堂搬到基地现场,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还形成了“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名录,将助力广大青少年开展“游基地、学党史”活动,厚植爱党报国情怀。 本市还将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化“同备一堂课”机制,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和一体化建设思路,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思政“金课”,鼓励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贯通。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表示,北京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着力顶层设计、注重学段衔接,为各地各校提供了思政教育的“北京样本”。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