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日,开学第一天!央视财经为您精心准备了“开学第一课”,走近5位科学家,从衣食住行,到星辰大海,重温一个个科技突破,感受科学家榜样力量!新学期,新开始,新目标!打卡榜样力量,一起向未来奔跑! 星期一 自然课 走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袁爷爷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发明,使亩产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确保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袁隆平把功勋写在大地上,一生躬耕田间,换得稻香丰年。 星期二 医学课 走近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屠呦呦 她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第一位获得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带领团队研究发现的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疟疾患者生命!为测青蒿素安全性,屠呦呦以身试药。她说:“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致敬! 星期三 物理课 走近被誉为“量子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 量子纠缠这个词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过,量子科技是全球高科技领域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自主研制的“墨子号”是世界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其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目前,潘建伟参与的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不仅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他的梦想是在中国建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星期四 科学课 走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师——黄旭华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我国仅用12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正是有包括黄旭华院士在内的无数人的艰辛付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老人常说:“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星期五 地理课 走近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石油工业奠基者之一——李德生 他曾脚踏毡靴三进祁连山,曾策马奔腾在茫茫戈壁,曾驾车驰骋在东北雪原,他一辈子为国找油找气,科学编制了新中国第一个油田开发方案,探明并成功开发了大庆油田。如今百岁高龄的李德生,还坚持发表论文,探讨双碳背景下石油地质学的理论创新与新时代能源发展多元化。他说:干这一行,就要终身为石油地质、为石油工业发展而努力。 用科学点燃各领域星星之火,用一生创造时代的希望!中国科学家把创新当作没有终点的长跑。新学期开始,希望你通过这些科学家,汲取能量,不轻易放弃、敢于迎难而上,眼中有远方、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来源:央视财经 策划及文案:李亦阳 刘峥 郭甜甜 张娅芳 剪辑及拍摄:杨茵茵 李泽平 编辑:彭琳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