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晚,两江新区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暨“行走的思政课”上线。全区学生在上完这一课后,在树立远大理想上发出一致声音。 “开学第一课让我知道了有一种力量叫做科技,我还知道了一些很厉害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都有坚持不懈、好问好学、敢做敢当、勇敢尝试、不断探索、有好奇心等等品质,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不怕困难去坚持。”人和实验学校学生刘溢橙说。 星辰中学学生徐子昊对开学第一课中我国几十年来科技发展的重要事件印象深刻。“让我联想到,最近华为新手机发布,运用了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芯片,这对我们国家而言是重要的进步,中国的科技一直在进步,中国人一直在努力!” 民心佳园小学学生王一杰说,两江新区多了许多智慧化事物,例如路边可以充电连接WiFi的智能座椅,照母山森林公园有可以检测火情的红外火灾探测器,智能分类垃圾桶让生活更绿色环保……“我们要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承担起新生一代的责任。” 华师中旭学校于琰欢说,未来想在课余时间去看看两江新区的科技产业园、果园港,去体验无人驾驶,去研究火箭发射,去感受两江新区更多的美好与智慧。 看完开学第一课,学生们收获到更多的,是从节目中获得的启示。 “看完开学第一课,让我更加认识到,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少年智则是国家智的意义。”万年路小学学生谭瑾瑜说。 “年轻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文化教育,还是服务国家建设事业,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礼嘉中学学生杨雨辰说。 “正如长安汽车的王伟叔叔所说,一辆车每一个小小的部分都是以数学、化工等基础工业和学科作为支撑的。以此可见基础工业和学科的重要性。我们要学好现在所学的学科知识、不断思考,这样才能为科技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重庆市八中两江金溪中学学生汪弋琛说。 星湖学校学生杨沂诺说,这次的开学第一课,让自己懂得了锲而不舍、永生奋斗。人和小学学生范译心说,要掌握过硬的本领,长大后为祖国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鸳鸯小学学生华蔚说,以后要做一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 “我要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高中,再通过高考‘强基计划’本硕博连读,以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两江巴蜀中学学生李奕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怀揣对未来的期望,我深知应务实当下,树立目标、规划步伐、走出自信,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西大附中学生姚璟。 金山学校学生金语桐说: “理想照亮未来,未来已来,我是未来。让我们接过前辈递来的‘接力棒’,向心中的强国方向奔跑吧!” (记者 刘霞 教育局供图) 来源:两江新区官网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