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官敬 这教师节礼物真实在。教师节当天,一则关于重庆萌娃挑着两条五花肉送给老师的视频火爆全网,赢得不少网友纷纷点赞。千年前,孔圣人直言不讳,“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给现代人回报师恩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答案”。两条五花肉被人称为“束脩之礼”,礼轻情意重,没有攀比跟风和人情世故的“怪味”,在传统文化和礼仪上找到“精神原点”,引发人们对尊师重道和感恩之情表达方式的思考。 师者,授道传业解惑也。老师之所以神圣,在于立德树人、增人智慧、启人思想、育人灵魂,让一个人拥有改变命运的知识和更加健全完整的人格。蕴藏在教育这条主线里的主基调,是纯粹的、虔诚的和无暇的,关系到培养人才和接班人的“国之大计”,寄托了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未来。从这点出发,如何感恩老师,让尊师重道成为自觉风尚,俨然是一种社会共识。“两条五花肉”给老师“加个餐”,以小小心意表达一声“老师辛苦啦”,其意义和价值更有深意。 教育不分贵贱,尊师不分你我。有教无类是教育的本质,教学相长是教育的理念。教师育人,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每个人都能平等公平接受知识的熏陶、文化的洗礼、精神的培育,彰显教化育人、树立新人的崇高与伟大。相对应,每个人都应秉持尊师尚学、重教重道的信条坚守,始终牢记师恩、践行所学、回报社会。从这点出发,每个人心中都有表达感恩受教的“情感需求”,只不过每个人表现的程度和方法不太一样而已。 俗话说,凡事皆有度,过犹而不及。适当的方式、恰到好处的表达,能让教书育人更加纯粹,让校园风气更加生态、让师生之情更加牢固健康。但现实中,不乏少数跟风攀比现象,个别师德师风失范问题等等,让教师节变味、变质、变形,给教师和家长制造了“教师劫”、造成焦虑与困扰。故此,“两条五花肉”将埋藏在现代人感恩老师的情感声音“送了出来”,一种淳朴童心又温馨暖心的方式,慰藉了人们对教师节某种莫名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真实,最好的教师节礼物。诲人不倦、倾囊相授是老师的本职本分,诸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舍己付出等诗词讴歌,无不是穿越千年、历久弥新的伟大教育精神绝唱,以及尊师重道的情感滋养。少些浑浊之气和“市侩主义”,让那神圣的事业留存永恒精神,人人尊重、人人崇尚、人人膜拜,莫被歪风邪气、庸俗之气等玷染,让教育回归质朴理念,让师生情成为一种真实的寄托,与知识育人、智慧益人、精神立人关联。或许,这才是解读“两条五花肉”最好的注脚。 #教育#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