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遵义市第四十中学,学校正在举行校运会。操场上,跳着啦啦操的同学们活力四射、朝气蓬勃,散发着青春的魅力。 今年4月,由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2023年贵州省中小学校园啦啦操大赛(遵义站)暨遵义市校园啦啦操比赛在新蒲新区举行,比赛为期3天,设有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四个组别进行比赛,共吸引来自各县(市、区)212支代表队4430名运动员参赛,遵义市第四十中学也派出了两支队伍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学校代表队获得了两个一等奖的好成绩。学校成立啦啦操队主要是想为部分真正爱好且有体育专业素养的同学搭建赛训平台,提升竞技水平。定期安排专职老师对他们进行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大型比赛,也是希望通过比赛,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的学习、不断进步,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遵义市第四十中学副校长胡光念说。 啦啦操是一项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充满阳光、时尚和团队精神的大众体育运动,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也成为了很多学校践行体教融合的一个载体,这项运动展现着健康活力、运动、韵律之美。 近年来,该区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和体育资源融合发展优势,多措并举鼓励学校体育在普及开展基础上抓好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全面提升;率先推进“游泳进中小学”工作,努力争取“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并切实推进校园足球班级联赛、三级联赛等赛训工作。作为“游泳进中小学”的试点学校白鹭湖小学,以遵义市奥体中心游泳馆为基地,按照统筹安排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规定项目及计划课时,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自救自护技能,同时也为竞技体育储备选拔后备人才。 “我校整合校外资源,借助遵义市奥体中心游泳馆的优势,开展游泳训练,与游泳基地课程对接,完全保证我校学生每天的训练。学校聘请了专业的游泳教师进行上课,同时我校的体育教师也会在奥体中心游泳馆轮流跟岗学习。游泳课程在我校也成为常态化课程开展。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修满10课时,连续10天不间断的学习,让学生完全能掌握必备的游泳基本技能,提高自护自救能力。”白鹭湖小学副校长王琼说。 在体教融合上,该区各幼儿园也在探索研究幼儿体育锻炼课程体系。“我们幼儿园通过开展手球、篮球及晨间大循环活动,把体育活动和以筑‘温馨乐园’、育‘幸福之子’的办园理念紧密结合,引导幼儿在体能锻炼中享受幸福、感受快乐、增强体质,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体育锻炼中挖掘自身能量,成为一颗闪亮而独特的星星。”幸福幼儿园园长王青介绍,新蒲新区幸福幼儿园每周三下午都会开展幼儿篮球培训课和幼儿手球培训课,从而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确保体教融合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蒲新区教体局定期开展体育教师专项技能培训,不断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创新学校体育赛训机制,逐渐形成了以教学、训练、常赛、管理、保障“五大资源”融为一体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育人功能,构建体教融合共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学生体质健康素养全面提升的学校体育工作新格局。 推进体教融合,场地也是重要的基础性保障。该区教体局体育科负责人罗燕介绍,在体教融合场地保障方面,该区全面摸排了体育锻炼人口和体育场地数量,切实开展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和社会体育场所向学校开放工作。2022年初,该区各级各类中小学(含职中、高中)分别制定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实施方案,“一校一案”“一校一策”,细化场地开放安全保障制度,切实保证场地开放工作安全、便民、常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馆功能。目前,该区现有学校室内体育馆15个、篮球场地88个、人造草坪足球场26个、塑胶运动场(含足球场地)26个、游泳馆(池)12个(室内8个、室外4个);并且为学校开展游泳进中小学工作提供了2个固定的室内恒温游泳馆,分别是遵义市奥体中心游泳馆、工人文化宫室内游泳馆。 2023年,该区共有11所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拥有3所省级高水平运动员基地校和9所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在省、市级比赛中,学校团体、个人获得奖项99个。其中,在全市中小学啦啦操比赛中荣获7个一等奖;在全市中小学网球比赛中,遵义市实验学校李悦琦获得第一名;在全市幼儿手球比赛中,幸福城幼儿园获得幼儿组一等奖,虾子镇中心幼儿园获得教师组一等奖;在全市中小学排球比赛中,遵义师范附属实验学校获得女子组冠军,新蒲新区第三小学获得小学组男子冠军、女子亚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该区教体局副局长白权林告诉记者,新蒲新区多措并举促进学生体育素养提升,学校在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基础上,扎实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和课后服务,保障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规范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安排,确保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及爱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同时,该区前置体教融合端口,在做好普及的同时注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抓早抓小,强化校(园)体育常规赛训及梯队建设,推动体育赛训活动有序向幼小、小初衔接深入,强化通过体育活动及游戏植入尽早培养学生(幼儿)体育兴趣及爱好。 接下来,新蒲新区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动体教融合端口前置,为新蒲新区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及时提供坚实保障,助力该区体教融合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文瑞迪 编辑 蒋洪飞 二审 吴浩宇 三审 唐正平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